陛下金口玉言,賜婚薊王劉備,和親西域五十五國的消息,早已人盡皆知。薊國時下兩大熱門談資有其一。另一個自然是薊王連得貴子。
上行而下效。
薊國聘娶胡女成風。先有鮮卑婢,後有西胡姬。漢胡和親頻繁。士大夫一妻一妾。家中多有胡姬。正因相互結親,漢胡、漢蠻關係才日益緊密。薊國包容之風,冠絕北地。
然在智者眼中。陛下用心良苦,乃是行美人計也。薊國並六縣為國,虎踞一方。劉備少年得志,如日之升。年方弱冠,便有八子。宮中一妃九側,三百女衛,又來五十五國公主。照此速度,或不滿而立之年,便可生百子。推恩令下,薊國支離破碎,還有何所慮。
兵不血刃,可解諸侯之禍。
此計一出,朝廷內外對陛下交口稱讚。恰逢國難當頭,君臣一心,同仇敵愾。黃巾賊子,焉能不滅!
西域乃城邦。風俗大同小異,漢化程度參差不齊。然時下四夷皆以漢化為榮,西域亦無例外。日常交流絕無問題。至於漢家禮儀,自有宮中女官悉心傳授。待和親典禮時,定能舉止得體。
試想,此乃御賜欽定,又並娶五十五國公主。五十五國國君,豈能自甘人後,令女兒在各國公主面前受屈。於是乎,這陪嫁,嘖嘖……
想必陛下看了亦會直流口水。
國中瑰寶,悉數送來。寶馬成群,珠玉成山。各種稀世珍寶,閃瞎人眼。便是陪嫁的胡女便已成千上萬。牛羊遍地,篷車如雲。根本就是一座行走的金山。西域都護府兩位府丞如何能不小心加小心。令徐榮、程普二位宿將,領麾下精騎沿途護送。更是廣布斥候,但凡有風吹草動,便立刻紮下營盤,固守待援。
一路馬不停蹄,終趕在暴雪封路前,平安抵達薊國。
既是陛下御賜和親,薊國上下自不敢大意。王太妃令左右國相為正副迎親使,率龐大迎親使團修繕薊國西北界亭,恭候西域送親使團。
早在賜婚詔書抵達薊國時,二位國相便遣良工修繕增築范陽縣內長安城宮室,供使團暫居。范陽長安城,乃是仿前漢帝都而造。雖遠不及那座宛如天空之城的巨都,卻也有其三分氣象。長安城亦是無郭之城,城池便是宮城。增修之後,用來安置西域使團,正當適宜。
此次和親,乃是陛下之意。薊國上下,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大意。
薊國如此悉心安排。令各國上至公主下到使節,皆交口稱讚,極為滿意。
龜茲長公主白卓與側王妃烏蓮情同姐妹。此次得返,自然備受矚目。白卓舊事亦廣為人知。曾隨薊王北上白檀,血戰七日,相交莫逆。卻不知她竟是女兒身。女師趙娥亦讚賞有加。已替王太妃先行探望,並遣宮人傳授五十五國公主漢家禮儀。
城外天寒地凍,大雪紛飛。城內卻張燈結彩,熱鬧非常。各家各戶,喜事不斷。薊王劉備乃一國之主,出席各種慶典,入則照顧妻兒家小。綰兒姐日漸臨盆,國事家事,分身乏術。五十五國公主結親之事,無需太過急迫。
長安城內,宮室精美,溫暖如春。五十五國公主日習漢家禮儀,專注而用心。趁機驗明正身,更是重中之重。謹防魚目混珠是其一。若有濫竽充數,巢傾卵破者,豈非壞了薊王一世英名。
經女師趙大家,逐一驗正。公主各個完璧歸薊,如假包換。
書報宮中,王太妃終是放心。又請四方館長,依次看過面相。言,皆是富貴旺夫命格。
俗話說「小富靠勤,大富靠命」,「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我命由我不由天……」
時人深信天命所歸,王太妃又豈能例外。
長安長便是甄逸。長子病癒,髮妻順產。甄逸感激不盡。這便前往四方館,登三層樓,被二位國相授予三百石長安長一職。恰逢迎接西域使團,增築長安。正如薊國長公主湯沐邑稱「令」類似,劃歸為西域五十五國公主湯沐邑的長安城,一城之長,亦擢升為長安令。由上蔡令遷為長安令,同食一千石高俸,且保全一家性命。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甄逸豈能不鞠躬盡瘁。
樓桑這幾日,最熱鬧之事,莫過沮授迎娶樂隱之女。
要說這擇婿
116 如日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