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大儒紛紛看向劉備。一筆閣 m.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劉備正與南匈奴王暢談。蔡邕這便感嘆「夏育北伐,我亦上疏勸諫。不料少君侯一戰功成。且將大功讓與三人,自己甘居次席。禁中皆以為是三將之功。只有我等方知乃是少君侯一手策劃。今見少君侯與南匈奴王言談甚歡,方才醒悟,比起胸懷天下的少君侯,邕心中的格局,還是小氣了。」
能知道北伐諸事的人,寥寥。恩師顯然是其中之一。恩師又告知三位大儒,如此一來,蔡邕自然也就知道了。
學壇三位大儒,皆從邸報中得知蔡邕上疏。其中便有「上天設置山河,秦朝修築長城,漢朝建立關塞亭障,用意就在於隔離中原和邊疆,使不同風俗習慣的民族遠遠分開。只要國內沒有緊迫和憂患的事就可以了,豈能和那種昆蟲、螞蟻一樣的野蠻人計較長短?」的勸諫。
而我大漢,從建立之初,便行歸依漢化之國策。諸蠻內遷,匈奴烏桓入關。皆為我所用。便是西羌,雖時有反叛亦漸行漢化。若再有兩百年國祚,大漢又該是何等氣象。
大漢朝,自有一股痞氣。
何謂痞氣?
便是指骨子裡正義善良,有情有意,自信滿滿。但語言行動上,卻不時流露出的那種旁若無人、目空一切的特質。
不服就干。
干不過認慫。好,你牛逼。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女人給女人。便是要烹我老爹,亦幸分一杯羹。看似低頭認輸,卻百折不撓,暗中蓄力。一戰功成。
汝還牛逼嗎?
敢說大話。到處吹牛逼。然後,吹過的牛逼都實現了還不算最牛逼。自己吹的牛逼,別人都以為是真的,再不敢當成是牛逼。才叫真牛逼。
這就叫痞氣。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自炎漢而後,泱泱中華,再無人敢吹此牛逼。便是明證。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東漢內憂外患,無力掌控西域,遂罷都護府。百餘年後,待魏晉重開西域。諸國紛紛來投,所持漢節如新。這才真牛逼。
大漢之所以是大漢。從少君侯身上便可見一斑。
路遇劉備,只聞『要讓天下皆如樓桑這般』一句,趙雲便要盡其所能,待長成必來相助。見蔡邕磊落大義,史渙不避刀劍,一路相隨。這樣的大漢風骨,著實令人著迷。
臨鄉賽馬會初建。一切規則皆無跡可尋。唯有先行而後定。馬匹該如何裝扮,賽程又該如何規劃。皆是少君侯所想所創。究竟能不能適用,且走著看。
東西兩排車樓。一層馬廄門先後拉開。牧民養育的十餘匹鮮卑良馬,隨之展露出來。
比起草原上的居無定所,靠天吃飯。西林邑中的牧民,衣食無憂。大把的空閒皆用來養馬。且萬餘鮮卑良馬,分給千餘戶,每家不過十餘匹。比起以前在草原上照顧遍地牛羊的辛勞,實在不值一提。皆知馬匹金貴,又是少君侯所分,故而將馬匹照顧的十分周全。
頓頓飽食草料,日日擦拭梳理。各個神采飛揚,神駿異常。
車樓計三層。高五丈,廣兩丈,長十丈。十丈馬廄,卻只養馬十餘匹,該有多空閒。
賽馬不僅比馬,也要比騎手。西林邑民,來源有三。馬賊婦孺、騎奴是其一。烏蓮部族是其二。南下胡人是其三。
先時隨馬賊家眷而來的幼童,皆以長成半大少年。漢人騎奴亦漸長大,此次預賽,騎手也多是這些少年。南下胡人多是鮮卑王騎親族。王騎已被烏蓮招募,剩下家眷中並無適齡騎手。便是有鮮卑少女想要報名參賽,亦被家中勸阻。
於是,第一個賽馬日,報名參賽的便是這些劉姓和閻姓少年。
草地和泥地賽道,皆是圓角矩形。近似環形。利於馬匹轉彎。直道長約一里,入彎後,再行八百步,又要入彎。矩形跑道四角,彎道的長度,各有百步。故而對騎手來說,直道固然重要,彎道卻更加關鍵。若馬速過快,很容易被甩出賽道。
如何既快又穩的過彎,才是對騎手和賽馬最大的考驗。
為防意外,劉備已命人在彎道外鋪設防護草墊,防止摔傷。
賽馬無細分賽道。只在初始位置,用白堊畫一條橫線。鳴鏑出發,馳騁競技。
關於騎手的著裝,劉備亦有規定。皆是用
1.87 大漢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