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乃何太后所出。何進焉有弒君之心。
張讓以永樂與雲台之危,誆騙少帝,只因自何太后誕下麟子,少帝心中便一直耿耿於懷。再加先帝崩後,短短二載,便有新帝及少帝,二帝登基。帝位風雨飄搖,與前朝大將軍梁冀擅權時,何其相似。故少帝總以為,帝位不穩,擔心時刻被廢。
將心比心。遙見何進攻殺二宮太皇,少帝焉能無懼。再者說來,少帝自幼長在宮外,與何氏一門並無親情可言。於是被張讓說動,以為大難臨頭,故行出宮辟禍。亦是情理之中。
此乃張讓、趙忠與曹節、程璜等,碩果僅存之中常侍,事先合謀。只需成功離間大將軍與少帝,待少帝元服,必親信宦官,疏遠何進。如此,黃門當可,轉危為安。
奈何張讓心中,另有盤算。
策馬狂奔,大張旗鼓。往來繞行街巷,生怕大將軍不知。引董卓領兵追剿。目的,便是造勢。
造大將軍追殺少帝之勢。又將盧植、王允等朝中公卿,裹挾同行。乃充人證也。
若少帝安然回宮,大將軍自可陳情請罪。然若少帝因此殞命。大將軍何進,百口莫辯。陷君於危難,乃不赦之罪。於公於私,於國於家,便是何太后,亦斷難庇護。
換言之,此乃張讓自知時日無多,行捨身飼虎,借刀殺人。除大將軍之苦肉計也。
然而,當知只是如此麼?
話說,少帝出宮不久。
南北二宮,殺聲漸止。然永樂宮並雲台殿,烈焰沖天。回天無望。黃門內宦,十室九空。虎賁、羽林亦多戰損。周泰、徐晃,合兵一處。一邊命人救火,一邊奔赴玉堂殿,守護陛下。
卻見人去殿空。唯在玉堂署中一輛機關馬車內,尋到虎賁中郎將王越等,昏迷不醒。不用說,寸步不離,守護少帝的劍宗王越,率眾登車時,被人迷昏。未能隨車隊同行。
冷水潑醒,詢問詳情。
王越遂將少帝之事,和盤托出。
周泰即命游繳傳書右丞。以右丞之料事如神,定能窺破張讓所謀。尋著少帝下落。
函園,二崤城。
車駕被毀,董卓領越騎呼嘯而去。盧植與王允當機立斷。換乘駕車駑馬,抄近路,直奔函園。
盧太僕乃薊王恩師。守門兵士,即刻放行。
四大謀主,殿前相迎。
盧太僕下馬便問:「陛下何在?」
賈詡心中一凜:「陛下從未至此。」
「速遣一軍與我。」事急從權。盧植亦顧不得許多:「見永樂、雲台,大兵。陛下出宮辟禍。後將軍董卓領越騎營,圍追堵截。我等車駕被毀,自行上山。料想,張讓定慌不擇路,失去行蹤。」
一席話,言簡意賅。然賈詡卻窺破端倪:「何人慾使陛下出宮辟禍。」
「正是張讓。」盧植答曰。
電光石火,賈詡眼中精光乍現:「陛下車駕出何門。」
「城北夏門。」盧植再答。
「北邙之外,還有大河攔路。」賈詡言道:「太僕當以大河為界,上下求索。」
「好。」賈詡足智多謀,盧植言聽計從。
賈詡喚來右軍司馬韓猛,並左軍司馬崔霸,各領麾下驍騎,隨盧植、王允出尋陛下。
剛送走幕府騎兵,便得周泰密報。
細細看過,傳閱諸謀主。賈詡已知曉張讓所謀:「少帝凶多吉少。」
「張讓欲誅何進。」荀攸一語中的:「故大張旗鼓,率機關車隊奔走北邙。引何進遣兵來追。若少帝不幸早崩,大將軍難辭其咎。戰國時,吳起抱悼王屍而被仇人射殺。後新王即位,凡射中王屍者,皆死罪。獲罪者七十餘家。吳起抱王屍,而報殺身之仇。與張讓行事,異曲同工也。」
「盧太僕及虎賁中郎將王越等,皆可證明。乃因見永樂、雲台大兵,恐傷及陛下,這才駕車出宮避禍。大將軍遣人一路圍追堵截,令陛下早崩。」沮授言道:「此計雖成,張讓凶多吉少。然慮及黃門為人行事,如何能以身飼猛虎。」言下之意,宦官皆貪財惜命,貪生怕死。如何能親身設險。
話音將落。便聽賈詡一聲長嘆:「數月
1.32 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