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先前。
一計不成,許攸又出一計。
朝中百官薪俸,皆先行兌換成小錢,再足額發放。洛陽百姓,凡有稅賦,皆需用小錢,足額支付。如此強行流通,終至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一方面,洛陽百姓需用薊鈔,購買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又需忍受董卓盤剝,一比一,兌換小錢,繳納稅賦。
見有利可圖,董卓遂命心腹,於洛陽各處,立子錢數十家家。用於小錢兌換。
須知。依《漢律》,凡遇徭役,服役人若不應徵,需出錢入官,由官寺另僱人,代為服役。稱「過更」。試想,洛陽貴胄,身嬌體貴,如何能受勞碌之苦。如此一來,為過更,唯忍痛兌換小錢。
洛陽百萬之眾,月月過更。令董卓所鑄小錢,迅速泛濫成災。
百姓苦不堪言。商家感同身受。於是金市子錢十家,齊入函陵官寺。求救函陵令魯肅當面。魯肅好言寬慰,遂六百里通報國中。
薊王新婚燕爾,遠遊未歸。
王太后並王后,專開朝議。
「臣竊以為,斷不可開此例。」貲庫令劉修,起身奏報。劉修乃薊王從弟。執掌貲庫多年,堪稱宿吏。劣幣危害,焉能不知。
「劉令君,所言極是。」市舶令田驊,亦出身商家:「若開此例,天下必興盜鑄之風。盤剝百姓,市價飛漲。恐至民不聊生,此其一也。累及薊鈔,乃其二也。若薊鈔無用,必囤積銅錢以自保,乃其三也。」言下之意,幣制混亂,良莠不齊。民眾必囤角錢保值。如此,市面良幣日稀,成惡性循環。民眾越發惜出,並將所持券鈔,大量兌換成銅錢。乃至各自貲庫,無足量存錢,等價兌換民眾手中券鈔。終至擠兌風波。
薊王十年心血,毀於一旦。更令赫赫威信,自雲端墜入無底深淵。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右相耿雍,一針見血:「良莠之爭,不可苟同。」
186 泛濫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