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王稱「國」,列侯稱「家」,名門稱「氏」。
如「弘農楊氏」、「汝南袁氏」、「泰山羊氏」等,不一而足。時下尚無世家,更無門閥。
九江郡,安風縣,淮水航道。
一支大漢水軍,正乘夜行船,逆流而進。
年初,新帝命西園中軍校尉孫堅,回江東募兵平亂,順帶討伐兩岸山賊水匪。山越六司馬,為避孫堅虎威,這才背井離鄉,攜宗族北上,投靠薊王。
孫堅抵達吳郡,擇城中郡兵百人,一戰蕩平本郡黃巾,陣斬黃巾別帥,砍殺黃巾宿賊百人。餘眾皆潰。孫堅乘勝追擊,破其山砦。盡收輜重糧草,金玉珠寶。擇黃巾力士三百入列。兵出會稽,再滅會稽黃巾餘孽。如此這般,四處征討。糧草、財貨、輜重、人馬,滾雪球般,不斷壯大。
有莒縣徐盛,字文向,避亂遷居吳縣,與同縣宋謙,字元恭,並以勇氣聞名。時為郡兵,二人皆入選百人隊,隨孫堅討伐黃巾,臨陣必一左一右,衝殺在前,屢立戰功,同升軍司馬。
有會稽餘姚人,董襲,字元代,身高八尺,武力過人。孫堅攻會稽黃巾,紮營高遷亭。聞有少年勇士自投營前,便引來一見。見襲甚為奇偉,孫堅十分欣賞,遂收入帳下,領黃巾力士。為營中虎賁。
有會稽山陰人賀齊,字公苗,時任郡吏。奉命往來孫堅營中,接濟糧草輜重。見他談吐不凡,膽略過人。雖召入軍中,為別部司馬。
另有徐州彭城人,張昭,字子布,為避戰亂而南渡揚州。孫堅任命其為參軍。委以重任。
又聞揚州黃巾,攻打舒縣,焚燒城郭。孫堅出兵蕩平,盡收精兵糧草。以戰養戰,江東猛虎如魚得水。何其暢快。
此時,孫堅已得精兵一萬,黃巾力士千人。餘下老弱十萬,皆編為輔兵,據守吳郡、會稽各處老砦,屯田自養。
孫堅此行,乃奉皇命募兵討賊。有皇命加身。州郡唯命是從,不敢忤逆。遂將原先黃巾營寨所據山林陂澤,悉數劃歸烏程侯帳下。助其養兵自給。稱「烏程侯砦」。
此次渡江入淮,馳援安鳳。乃因有渠帥戴風,領萬餘賊眾反,圍攻縣城。收郡縣急報,孫堅馬不停蹄,奔赴安鳳。自重返江東,孫堅屢戰屢勝,正氣勢如虹。
舟船靠岸,與接應會面。問清所在,孫堅一馬當先,領兵直撲敵營而去。
江東健兒,皆通水性。南人乘舟,猶如北人騎馬。雖舟行一日夜,卻各個養精蓄稅,虎虎生風,隨孫堅殺奔敵營而去。
雞鳴時分,已至安風城下。
賊人草創大營,防禦稀鬆。不知猛虎匍匐身側,猶在酣睡。徐盛、宋謙、董襲、賀齊,各領精兵千人,四面衝殺放火,殺聲震天。
賊人大夢初醒,亂作一團。
孫堅卻與參軍張昭,騎馬並立高處。冷眼旁觀。
俯瞰賊眾丟盔棄甲,抱頭鼠竄。還是張昭眼尖:「君侯且看!」
只見一將,披掛出帳。呵斥身邊亂軍無果,遂領親信翻身上馬,欲尋路逃亡。不用說,此人便是賊酋戴風。
「保護參軍。」話音未落,孫堅已電射而出。胯下良駒,乃薊王所贈。騎乘日久,頗通人性。雖不敢稱日行千里,卻亦不遠矣。營前鹿角飛身越過,奔沖入營,直追戴風而去。
四周亂軍,手起刀落。斜刺長矛,隨手抓過。掂了掂重量,奮力擲出。
「呔!」
人借馬勢,虎嘯山林。長矛破空,直取後心。
「渠帥!」便有心腹橫身抵擋,穿胸洞背,飛墜馬下。被踏成爛泥。
連頭帶頸,熱血一激。戴風猛回頭,一時目眥盡裂。
遙見一騎,駿馬奔沖,寒光交錯。身後心腹,四分五裂。肚腸齊出,散落馬下。竟無一合之敵。上身齊腰碎去,雙腿猶緊夾馬腹。腔血噴高數丈。戰馬吃痛,四處狂奔。一時血灑成霧,遮障身後,目不能穿。
血霧追身。拖後騎士,接連慘叫崩血,被吞噬其中。
「啊啊啊——」自詡為豪勇之輩的戴風,竟當場破膽。情急之下,揮刀刎頸。身首異處,氣絕身亡。
「無膽鼠輩。」首級落地,音猶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