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撥十餘人,從夏日炎炎的劍氣長城,跨過大門,來到了冬雪紛飛的倒懸山。
都施展了障眼法,揀選了個倒懸山的深夜時分,直接去往四大私宅之一的春幡齋。
隊伍當中,就有晏溟和納蘭彩煥兩位劍氣長城的財神爺。
除了大天君坐鎮的居中孤峰之外,都未能察覺到這伙過江龍的突兀現身。
大天君俯瞰大門那邊,身邊是那位手捧金色拂塵的老真人,後者輕聲詢問道:「師父,不會鬧出事情吧?」
大天君冷笑道:「誰來鬧事情?那幫掉錢眼裡的商賈?他們敢嗎?」
老真人伸手摩挲著那些由蛟龍之須大煉而成的金色絲線,「若只是以勢壓人,未必成事啊。」
大天君望向那撥人當中的一位男子,點了點頭。
後者瞥了眼孤峰之巔的道門大天君,也點了點頭。
大天君好像就只是來見此人一眼,打過招呼後,便轉身離開,說道:「我閉關之後,你來管事情,很簡單,萬事不管。」
身為大天君首徒的老真人錯愕之後,換了一隻手挽拂塵,打了個稽首,輕聲道:「領師尊法旨。」
老真人隨後忍不住問道:「師父,姜師叔那邊?」
師尊一閉關,倒懸山可就沒人能管住那位出身於白玉京首脈的「小道童」了。
反正他這位真君,不管是輩分,還是修為,都不敢管的。越是不同道脈,越難講理。
大天君轉頭看了眼舊門那邊,一個坐在蒲團上翻書的小道童,正與一旁飲酒的劍仙張祿聊那雞毛蒜皮的書中事,大天君猶豫了一下,說道:「由著他便是,在倒懸山看門的這幾百年裡,姜雲生已經算老實了,換成是在家鄉,幾座倒懸山都不夠他折騰的,我那小師叔,最寵著她,每次去大玄都觀鬧事,都要帶著姜雲生。如果不是孫道人對姜雲生起了殺機,小師叔又算得遠,姜雲生原本都不用來這浩然天下避難轉福。」
大玄都觀,道門劍仙一脈,青冥天下十人之一的孫道人。
老真人感慨道:「姜師叔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福禍相依,換了一座天下,氣運倒轉,說不定早年師叔祖帶著姜師叔去往大玄都觀,「撒潑打滾」,惹來孫道人的殺心,其實都是故意為之。
到了孫道人這般境界,一起殺心,只要遠離白玉京,尤其是身在自家道觀周邊,是完全能夠大道顯化、改天換運的。
三掌教師叔祖此舉,大概就是所謂的神仙手筆了。
當然前提是能夠護送著姜雲生活著離開青冥天下。
大天君已經閉關去了,老真人留在欄杆處,俯瞰整座倒懸山,世人只知倒懸山是最大的山字印,少有人知曉捉放亭、麋鹿崖在內八處景點,加上腳下這座孤峰,便是一座傳承自三山九侯一脈的遠古陣法,最終打造出來的,是一座類似遠古飛升台的存在。
老真人是大天君在浩然天下收取的弟子,家鄉就在此,但是老真人與那早年為三掌教陸沉撐蒿出海的老舟子差不多,修道之人,上山之前,生於何處,是第一家鄉,上山之後,在何處修行,更是心安處的真正家鄉。所以駐守倒懸山的老真君也好,年復一年在海上飄蕩遊歷的老舟子也罷,都無比希望去往青冥天下修個大道,只是大道高,路途遠,若是無人帶領,境界不夠,如何飛升去往別處天下。
老真人看著那些鬼鬼祟祟潛入倒懸山的修士,覺得無甚意思,既然師尊下了法旨,萬事不管,老真人也就運轉神通,直接現身於夜深人靜無遊客的捉放亭,又一瞬間,這位捕殺蛟龍無數、用以煉化本命拂塵的真君,就出現了大海之上,閒來無事,便要去遙遙瞧一眼蛟龍溝。
蛟龍溝內所有的真龍後裔之屬,若非姜雲生說了句話給這位真君,早就應該死絕了,真君只需要守株待兔,將那些布雨老蛟一一攔路截殺即可,那把拂塵,早該是仙兵品秩。
一點一點,將一樣山上器物,積少成多,成功煉化為仙兵品秩,這就是這位老真君的本事。
想起那樁古老密事,老真人站在碧波浩渺的海面之上,唏噓不已。
當年唯一一位能夠勸說那位劍仙收劍之人,其實唯有陸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