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人們躲在七顆行星之後,讓行星承受了大部分的攻擊威力,剩下的再依靠自身術法屏障和強悍的身體硬抗,整個接近過程到目前為止,數萬翼人只有極少受傷,竟然還沒有一例死亡!
接近到三百萬里時,第二道人類防禦法陣開始攻擊;等到二百萬里時,最後一道人類法陣加入了攻擊序列,到此為止,翼人推動的七顆行行,皆同時遭到前列炎堡壘和三道大陣的攻擊,這是合數萬人類修士的力量,在法陣指引下聚力一處,逐一點擊行星,從最接近的行星開始。
也就是在二百萬里之內,沖在最前面的行星內部結構終於開始支撐不住,大塊大塊的行星殘片開始從星體上脫落,再堅持數十萬里,終於分崩離析,在劇烈的爆炸中散成無數的大小星體殘片,向法陣衝撞而來。
緊接著,便是第二顆行星,第三顆……宇宙之中,整個這方空域都被行星殘骸布滿,而隱在行星殘骸之後,尾隨前沖的,便是數萬個翼人,而第一波大規模的傷害,就出現在了這個過程,這是翼人必須要承受的代價,面對人類的三道防線,他們也不可能絲毫不損的衝過這片死亡區域。
面對這樣的衝擊,人類法陣絲毫不亂,第一道防禦在無數行星殘片的衝撞下是肯定不可能保持完整了,人類對此早有預案,整個防禦法陣自動分裂成數百個小陣,每個小陣少則十數人,多則近百人,他們將停在原地遲滯翼人的攻擊,而第二道防線則頂了出去,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用法陣的力量點殺衝進來的兇悍翼人。
這個過程,就是一場大戰中傷亡最重的階段,兵荒馬亂,混亂至極,考驗修士的,可不是全看實力,而是臨敵反應,隨機應變。
翼人的前沖之勢在擊穿第一道人類防線後餘力不減,又把第二道防線沖的搖搖欲墜,但最終,他們停在第二道防線前再也無力組織夠份量的集團衝鋒,戰場瞬間由狂亂的修士群衝擊,變成無數個小集團的相互殘殺,也只有到了這時,戰鬥才真正進入到了考驗修士個人能力的階段。
也就是像良人這樣的精銳準備介入的階段。
衡量一場戰爭的指揮水平,關鍵就在於預備隊的應用上!
在這一點上,雙方操縱者都不約而同的把精銳放在後面;對翼人來說,它們不可能讓寶貴的天翼們沖在最前沿接受法陣攻擊的洗禮;而人類則需要足夠的精銳人手,堵住隨時可能出現的局部戰場形勢靡爛崩潰!
正是因為人類的保守,本來個體實力就稍弱對方的他們,在兩道防線被衝垮後傷亡人數急劇增加,雖然早有演練,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當無數行星殘骸混雜著翼人一起衝過來時,慌亂不可避免。
他們並沒有經歷真正的這種形勢下的大戰考驗,經歷的是他們的前輩先賢,他們只能從書簡典籍中去尋找合理的戰鬥方式,是紙面上的戰鬥經驗,尤其是前輩們在成功阻攔翼人後必然的自吹自擂,略顯浮誇的經驗。
只要稍微仔細些,計算這些老傢伙的吹牛皮殺敵數量,翼人都該滅種無數次了。
所以,總有來不及組陣落單的修士!總有即使組得小陣也沒頂住翼人衝擊的小團體!也總有空有一顆雄心壯志,臨陣卻腳底發的膽怯傢伙,哪怕是一瞬間的害怕,在這樣的場面中,都意味著生命的丟失!
翼人在前期的損失,在接下來的階段很快就找回了平衡!雙方陷入大戰中的膠著,翼人一方數量占優,又取攻勢,形勢略好;人類卻依託法陣,在零散修士被掃空後,反而變的堅韌起來,他們背後有第三道法陣的遠距點殺,只要自己守的嚴密,翼人也不可能太過放肆。
焦點在於第二道防禦法陣,人類修士必須守住它,不能讓壓力加在最後一道防線上;翼人的目的正好相反,它們只有在完全突破第二道防線後,才能騰出手來組織最後一次攻堅,否則現在這樣亂糟糟的局面,無法凝聚足夠的力量。
接下來,就要看雙方各自的預備隊了。
良人的三人組,就是百數個這樣的小隊中的一個,這些小隊,除去實力最強大的不足十個陽神小隊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元神真君的組織合,都是習慣鬥戰的好手,他們加入戰場,隨時都會處於單獨面對翼人的境況,沒有強大的實力做保障,一般真君突入其中,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