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紀的今天,應試教育漸漸讓人們反感,素質教育更為重要。但是,為了選撥人才,還是需要考試。素質教育是一個綜合工程,學生的素質高,有利於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解決各種問題,克服各種困難。同時,一個國家的民眾素質。也能影響國家的綜合國力。未來的社會中,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各個國家的民眾素質的競爭。,…,
人的文化素質中,包括文學的修養。學校里有一個很好的語文老師,她姓吳,吳老師非常有人情味。文學就是人學,文學老師不能沒有人情味。吳老師除了給大家講一些文史知識之外,更多的是給同學們分享一些文學作品。讓同學們對生活有更多一些的體會。
她給同學們講一個這樣的文學故事:有一位婦人。由於愛慕虛榮,借了朋友一條昂貴的項鍊去參加宴會,在宴會上,光彩奪目的她,盡受青睞。可是,在宴會結束後回到家,她卻發現這條項鍊不見了,怎麼找也找不到。她遺失了這條項鍊。沒有辦法,這位婦人只好通過去干雜活,賺回一些錢來償還這條項鍊。她非常累,每天起早貪黑的幹活。三十年後,生活的折磨讓她變成了一位滄桑的老婦人。有一天,當年舉辦宴會的那位朋友需要搬家,無意中在沙發底下發現了這條項鍊。物歸原主,而這位女士卻已經是那麼的蒼老和疲憊。反映了生活的弔詭和虛榮心給人們帶來的一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