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隆武帝已經徹底成為了過去。
新皇登基之時,侯玄演身在前線戰場,定年號這樣的大事,卻得等到他回京之後再做定奪。
文淵閣內,三個大學士和六部官員齊聚一堂,商議新帝年號。侯玄演稍微有些虛浮,眼皮耷拉著顯得有些無精打采,這些天轟轟烈烈的造人運動,愣是掏空了越國公的身子。
幾個文官吹鬍子瞪眼,在那裡爭論著,侯玄演迷迷糊糊大概聽個明白。張煌言等人偏向叫主張叫武樂,取的是洪武永樂各取一字,寄希望於新帝能夠承祖先之勇,恢復中原;以馬士英為首的一夥主張年號慶祐,取自慶元嘉祐,。雙方各執一詞,吵得不可開交。
本來他們想要侯玄演拿主意,誰知道侯玄演對這些事興趣乏乏,隨口道:「你們看著辦吧。」
既然侯玄演不插手,張煌言和馬士英誰都不肯讓步,禮部侍郎劉守元夾雜中間左右不敢得罪。
姜建勛趁機來到侯玄演身邊,湊近了耳邊低聲問道:「國公,不好奇他們為何爭辯麼?」
侯玄演心中一動,自己還以為這只是文官們閒的蛋疼,在那裡咬文嚼字的,難道其中還有玄機?
「說來聽聽。」
姜建勛低聲道:「此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全看國公的志向了。」
侯玄演雖然不表態,但是往閣中一坐,還是百官的中心。那些爭吵的文官見到這邊的動靜,紛紛側目。
侯玄演拉著姜建勛,來到文淵閣的內室當中,這裡是大學士辦公之餘休息的地方,官員們雖然好奇也都不能跟著進來。
侯玄演一攤手,說道:「我哪有什麼志向,北伐而已。要是天下太平,胡兒遁逃,本國公心中願景,不過是牽黃犬攜妻子,遊獵山水之間罷了。」
姜建勛表情玩味,說道:「既然如此,下官建議取武樂二字,奮永樂之勇,光洪武之德,天下澤被我大明之光。陛下必能帶我等光復神州,重振華夏,再現大明雄風。」
侯玄演默然不語,走出了內室之後,將禮部官員叫到了自家府上。
翌日,朝廷頒布旨意,定年號為:景祐。是年為景祐元年,也是偽清順治四年,北方淪陷尚未恢復,江南已經是一片大好的形勢。
北京城中,睿親王多爾袞的府上,多爾袞最近變得喜怒無常,王府多個下人無故被鞭死,搞得人心惶惶,在近前伺候的人,全都小心翼翼,見到多爾袞一面提著十二個小心,生怕暴斃。
山東的局勢持續變遭,他們生生捧出來的巴布海,已經嚇得不敢回山東了。
阿哈旦坐在大堂上,也是如坐針氈,攝政王多爾袞的臉上沉鬱不散,眼珠閃著嚇人的光芒,看上去跟頭噬人的野狼一樣。
「阿哈旦,你是揚古利的兒子,天生就有勇者的血脈。現在南邊的漢人聲勢如此之大,尤其是山東已經到了滿人不敢拋頭露面的境地了,你有什麼辦法?」
阿哈旦的父親是揚古利隨著努爾哈赤征戰女真諸部,是滿清的一等功臣,開國元勛之一。傳到他這一輩還算是有些膽色。入關以來他也是屢立戰功,但是自從多鐸北撤避暑,他就沒有再跟明軍交過手。在他的印象中,漢人還是聞風而降,自相殘殺的那批人,不知如何現在竟然變得這麼難纏。
「依奴才看,我們輸在披甲之人太少,兵員死一個就少一個。不如從察哈爾、喀爾喀、科爾沁諸部,調集蒙古人入關,還可以讓朝鮮人也湊一支兵馬,讓他們到中原來,和南人死戰。如此一來,既可以保全我們能戰善戰的八旗勇士,也可以守住中原。」時至今日,清廷上下已經放棄了南征的打算,在他們看來,能夠劃江而治,重現當年南宋和金朝對峙的局面,已經不錯了。
多爾袞點了點頭,臉上總算露出了幾分笑意,這些天就這個主意說到了他的心裡。
蒙古人淪落到如今這個地步,是因為他們失去了自己的王,一盤散沙似的任人欺凌。除了被努爾哈赤編入蒙八旗的兵馬外,蒙古還有內蒙的六盟四十九旗,外蒙八十六旗,這些旗兵的顏色沒什麼規定,因為他們無論如何善戰,也是雜牌軍。多爾袞對蒙古人的事非常熟悉,知道這些人如果全部集中起來,也是一股很強的力量。
朝鮮與滿清,有著數百年的恩怨,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