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其他小說 > 北朝求生實錄 > 第664章 會當凌絕頂

第664章 會當凌絕頂

    測試廣告1歷城郊外婁昭君遇刺的一幕,確實破壞了高洋的興致。愛字閣 www.aizige.com

    太后是跟他在一起來齊州的,太后遇刺,打的不是太后的臉,而是他高洋的臉。

    只是這事兒反正沒法說,要說就是齊魯之地,民風彪悍。

    接下來的行程,大軍沿著歷城往南到山荏縣

    結果婁昭君鬧情緒,不想走了!

    山茬縣,即今天的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屬泰山郡,離歷城近在咫尺。

    婁昭君這老太婆突然說身體不適,不想去泰山了,氣得高洋心中邪火直往上冒,恨不得真把他母親賣給胡人才好!

    「陛下,泰山封禪也要講究時節,秋天過得很快,現在離入冬也不遠了,確實不適宜耽誤了。」

    秋收時節,正是封禪的絕佳時刻。若是冬天,全國各地到處都是被凍僵了的餓殍和無家可歸的災民,那就尷尬了。

    看到高洋愁眉不展,高伯逸小心翼翼的建議道:「不若將太后留在山荏縣,大軍繼續南下到泰安駐紮。到了泰安,再準備封禪,隨時都可以完成的。」

    封禪,是一種祭天地的大禮,不是高洋到泰山上逛一圈就完事的。

    漢代班固寫的《白虎通義》中是這樣說的:「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西漢宗室劉向寫的《五經通義》是這樣說的:「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

    由此可見,封禪的出發點,似乎純粹出於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於天,向天告太平,對佑護之功表示答謝,當然更要報告帝王的政績如何顯赫。

    一句話:老子闊了,到這裡來顯擺顯擺,裝個嗶!

    所以封禪的具體儀式非常有象徵性。

    班固說:「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禪梁父之基,廣厚也;刻石紀號者,著己之功績以自效也。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梁父之址以報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於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有了成就,就要到泰山這裡來,搞得莊重點,跟老天爺說一聲,然後大業更進一步。

    由此可見,封禪的種種目的與象徵,除了最淺顯的裝逼以外,都包含著一層更為深潛的意識:作為天子,跟上天溝通,協調天、地、神、人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精神意志與外在行為的和諧統一。

    簡而言之,讓上天保佑老子,更好的統治黎民百姓。

    那麼封禪的儀式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秦朝統一中國後,始皇帝於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東方,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

    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生說法不一。

    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南面)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北面)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

    至於具體是怎麼玩的,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至今沒有流傳出一字一句。

    高洋不知道,高伯逸也不知道!

    倒是漢武帝封禪泰山的過程被記錄得很清楚。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之後,東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

    第一步,到梁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

    第二步,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候登泰山,行登封禮;

    第三步,隔一天,自岱陰(北面)下去,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

    這就算是完事了。

    由此可見,封禪泰山,是到周邊的山上晃一圈,而不是單獨逛泰山就可以了。

    高洋也打算學漢武帝,先到泰山頂上立石碑,然後去梁父山建祭壇,埋藏玉書牒。

    這是兩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剩下的就是走過場了。

    呵呵,



  
攜劍遠行推薦:  修真分析帝  都督請留步  盛唐輓歌  
隨機推薦:  男神從自律開始  星際爭霸:泰倫帝國  我在神秘復甦里簽到  莫名其妙去修仙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北朝求生實錄"
360搜"北朝求生實錄"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