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父子大興科舉為的是什麼,幾乎天下皆知。
予寒門子弟開門路,納天下之才為己用,就是科舉的核心宗旨,而這裡的寒門和後來的意思不同,指的就是寒門庶族,與平民百姓不沾邊。
他們同樣是貴族中的一員,只是在九品之外,是門閥世族的候補成員,在九品中正制盛行的那些年,他們一般都是官吏中的吏員。
皇帝眼見門閥世族把控朝政,越來越是危險,便利用科舉制度來打破貴族們對權力和各種資源的掌控。
科舉制度針對的就是門閥世族,更針對的是察舉選材之制,利用庶族來制衡門閥,利用科舉來摒除察舉之弊。
而科舉並非楊堅首創,差不多應該是在南陳就有了苗頭,南梁時更為明顯一些,直到楊堅一統天下,開始高舉科舉之旗幟,楊廣繼之,可惜隋末戰亂使這一切戛然而止。
封德彝在開皇年間便已開始入朝為官,幾乎旁觀了科舉制度興衰的全過程,其中激烈而又險惡的鬥爭,並不比爭奪帝位差上一絲一毫,甚至猶有過之。
比如說開皇名臣高熲,他就是察舉制度的最堅定的支持者,同時他最為出名的就是薦舉了很多有才能的賢才入朝,也變相的說明了他是察舉制度的受益者。
作為太子楊勇的老師,楊勇自然而然的便也在選材制度上面站在了老師的一邊。
而楊廣和楊素兩人都是科舉制的支持者,雖然這會得罪很多大貴族,卻也得到了文帝楊堅的青眼。
最終楊素鬥倒了高熲,楊廣取楊勇而代之,你說這是不是隱約便有選材之制的鬥爭的影子在裡面?
那是一場皇帝和門閥世族們的戰爭,持續的時間長達數十年之久,最終以隋末戰亂收尾。
這種朝廷大政的爭議幾乎滲透進了朝廷政爭的每一個角落,影響到了無數人的仕途和身家性命。
像楊勇,高熲那樣的人物皆不能免,太子,權臣之爭,都要涉及於此,封德彝只要稍微想一想,便不寒而慄。
封德彝心裡嘆息了一聲,雄心勃勃的帝王好像都喜歡做這樣的事情,爭議越大,他們便做的越起勁,只是連累了他這樣「忠心耿耿」的臣下啊。
李破瞧著他,像是看透了他的心思,笑道:「以何立世?書院書院,那自然是以書多而聞名嘛……李世民的文學館,一座藏書樓,幾間靜室也就有了,朕建個書院還需費何周章?
依卿的意思,還招不到人入內讀書?若是那般,豈非丟臉的很了?嘿嘿,帝王的麵皮掉在地上,長安中很多人會吃不下去飯的……」
話中透出了些陰森之意,封德彝反而心安了許多,這倒是的,只不過是間書院而已,又是皇家督建,還真不愁人們不聞訊而來。
至於科舉,察舉之爭議,現在說來還為時尚早,這應該只是做些準備,或者是試探之舉,不算什麼,畢竟做的如此之隱晦……
做好了心理建設,封德彝心說,俺也這麼大年紀了,您能不能讓咱少經些風浪?上次折衝府設學堂的事情,就惹得很多人不高興了,這次又要去整飭國子,建什麼書院,唉……還真是能者多勞啊。
……………………………………
事情也就這麼說定了,國子監原歸太常寺和少府共管,後來在大業年間獨立了出來,人也多了不少,但重要性好像卻不如開皇年間了。
也正是在大業年間,國子寺成為了國子監,其中教授的學科為國子學,太學,書學,算學,四門學五類,算是朝廷培育賢才的一個機構。
這在李破看來其實很無謂,一個國子監一年招收數百人入讀,十年也才數千人,幾乎全被貴族所壟斷,和後來的教育機構比都沒法比。
可以說,自秦漢一直到如今,國朝的教育事業並沒有太大的發展,知識壟斷的現象反而越演越烈。
就說跟他起家的那些人吧,裡面有九成都是文盲,連個大字都不會寫,剩下的一成還有九成是識字,但沒讀過幾本書的。
後來進了晉陽才算有所改觀,因為晉地的門閥中人終於紛紛來到了他的面前,又有王裴這樣的世族門閥加入其中,即便如此,他還是能時常感受到人才的匱缺。
到了長
第869章書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