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的這些人大多都懂漢話,只有吐蕃來人事起倉促,聰明的趁著來到大唐,學了點簡單的日常用語,愚笨的還是雞同鴨講。
其實就算學了點漢話,也聽不太懂大唐皇帝陛下在說什麼,這個時候也沒人給他們翻譯,朝中懂吐蕃話的……是一個也無。
總不能把程大鬍子招來給他們當翻譯吧?
當然了,即便他們聽得懂,估計也是無感,什麼善鄰惡鄰的,對於他們來說,有大唐這樣的一個鄰居,算是倒了血霉了。
唐軍南下在高原上造就的殺戮,比他們內訌幾十年都要多的多,香雄人和蘇毗人還好說,他們本來就希望擺脫雅隆部的控制。
可亞隆河谷中的白氂牛部,也就是雅隆主部,硬生生被唐軍殺了個精光,你問黑氂牛部的人是什麼感受?
去年他們看到的都是鮮血和屍體,聽到的都是唐軍的喊殺之聲,他們能從中感受到仁德的力量嗎?
也許吧,遠人懷德,畏威而已……
另外扶南人其實也在大唐的兵鋒之下瑟瑟發抖,突厥人好一些,卻也極不希望旁邊有大唐這樣一個強鄰。
在座的外來之人,也只有新羅女王兩眼放光,崇拜的看著高居於上的皇帝陛下,就差拍巴掌了。
大唐皇帝陛下的這番高論,明顯無法引起共鳴,使者們神色各異,也不懂得遮掩,氣氛稍微有那麼點尷尬。
李破自然不覺得有什麼不對,鄰居們是善良還是邪惡,都無關緊要,只要大唐強盛,再獰惡的鄰居也得好好說話。
至於仁德,呵呵,背後皆為刀劍之功罷了。
…………
跟外邦使者飲了一杯,李破自覺漂亮話說的很地道。
接著便又舉起酒盞,「我大唐立國六載,多賴將士血戰之功,咱們才能在此飲酒享樂,朕建功德林,供奉的不是漫天神佛,祭的是我大唐之雄魂壯魄。
在這裡朕要敬他們一杯,英魂不遠,佑我大唐臣民安樂,基業永固。」
三杯酒飲的有禮有節,李破哈了口酒氣,猴兒酒味道不錯,怨不得大家都喜歡,只是產量低了些。
而且這玩意沒有嚴謹的工藝,據說一壇酒埋下去,成不成全看天意,於是每一壇猴兒酒的味道都不太一樣,和後來開盲盒似的,也是有趣。
…………
過場走完了,李破擺了擺手,「眾卿不用拘束,今日歡宴,不談國事,只專心享樂即可……哈哈,就當朕不在吧……」
皇帝說話又有點不著調了,臣下們一聽,很多人就都笑了起來。
說是這麼說,可皇帝皇后在座,大家又不是傻子,哪能真當他們不存在?
按照流程,兩位宰相,尚書左僕射溫彥博,中書令蕭禹,以及准宰相,暫理門下事的長孫順德,依次向皇帝皇后敬酒。
然後就是各部尚書,侍郎,等級森嚴,禮儀規範,誰也不會標新立異。
實際上到了如今這個時期,再提什麼胡風南漸就有些不合時宜了,朝廷已然是全面恢復漢禮,比前隋時期還要嚴格幾分。
只是大唐立國未久,還不能徹底根除胡風而已,而且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說,胡風南漸也不全都是壞事。
增強了大唐的尚武精神,民風也變得很開放包容,這也為一個輝煌的帝國的建立創造了有利條件。
如今要祛除的其實是胡人帶來的那種乖戾暴躁的氛圍而已。
取長補短,吐故納新,正是華夏文明能夠一直延續下去的原因所在。
總的來說,唐初的社會氛圍其實是十分罕見的,無論是以前還是之後,很少有這樣社會開放而又活躍的時期。
也許是亂的太久,民心思安的緣故,也許是民族融合到了一定的階段,反正不管怎麼說,在漫漫的歷史長河當中,唐初都有其獨特的地位。
…………
殿中大鼓隆鍾,甲士入殿,金戈之聲大作。
不要誤會,這不是一場鴻門宴,此時殿中奏響的正是唐皇破陣樂,此乃大唐軍樂,完成已有一載。
隨著鼓點,強壯的甲士們身披重甲,每一步踩下去,都伴隨著沉重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