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被派遣去岐溝關見郭紹,是通過宦官王忠傳的旨意。但回來時,他卻得到了柴榮的親自接見。
「叩見陛下。」李谷伏身而拜,此時他當然看不見皇帝,臉幾乎貼著地磚。
聽到一聲「平身」,李谷才小心爬了起來。又聽得宦官在旁邊小聲提醒道:「李府事,你可不能惹官家生氣。」他照樣不敢抬頭看皇帝,只不過這廳堂並不大、也沒有那種高高在上需要仰望才看得見的台階,就算他不去直視柴榮,也能看清楚個十之七八。
柴榮沒有披甲,身上穿著寬鬆的紫袍,臉色發黑、有斑點,確實是一臉病容。李谷想起一個過世的同鄉,患病時的症狀與此類似;那同鄉得的是肺脹,除了臉色是這個樣子,腿上還是浮腫的。但李谷不是郎中,對此道專研不深,所以也無法確定皇帝究竟是得了什麼病。
不過暫時看起來皇帝似乎還挺得住,能坐在那裡、還能說話。
柴榮又開口道:「郭紹上奏斬獲萬人,都是契丹人麼,可否屬實?」
李谷忙答道:「應無虛言。臣看到了從涿州運回來的首級,單是親眼所見就有數千級,都是契丹人和奚人的首級……過岐溝關時,韓令坤等諸將也看到了;拿好多大車裝著滿滿的頭顱,看得直叫人膽寒!」
柴榮聽到這裡欠了欠身,情緒有點激動道:「郭紹是員良將。」
李谷道:「陛下所言甚是,虎捷軍大部分是步軍,步軍打騎兵能斬獲那麼多,絕非易事。」
柴榮點頭道:「也叫那耶律明知道,他一個昏君,朕還能怕了他?」
說到這裡,他又微微一聲嘆息,卻不知所嘆何物。
就在這時,李谷從懷裡掏出一封東西來,雙手呈上:「陛下,臣在岐溝關見了郭將軍,他上了一份奏書,讓臣帶回來呈予陛下。」
宦官王忠走了過來,從李谷手裡接過信封,轉頭看柴榮。見柴榮微微點頭,王忠便拆開了信封,把裡面的紙張抽出來展開、遞到柴榮的手裡。
柴榮看了一遍,說道:「王忠,去你召集大將,等會兒到大堂上議事。」
……眾將很快就來了,就差郭紹在路上沒到雄州、韓令坤在岐溝關。大伙兒得知皇帝召見,無不早早就趕來,因為好幾天沒見到皇帝了,軍中人心惶惶。若能見到一面皇帝,總是能安心。
柴榮氣色很不好,但今天的狀況卻要好一些,能自己走路到大堂公座上,當然也能說話。
見禮罷,柴榮二話不說直接叫王忠把郭紹的奏疏拿出來,先交給諸將過目。高級大將人數不多,但傳來傳去看了一遍也花了不少時間,這個過程中堂上十分沉默,氣氛有點壓抑。
柴榮既不提郭紹的功勞、也不說他擅自從涿州跑路的事,堂上也無人提及。
作為武夫,柴榮的作風也很乾脆,當下便道:「郭紹舉薦韓令坤巡邊北疆,朕打算就讓韓令坤撤軍至雄、霸;大軍班師回朝了,另擇時機再來。諸位以為如何?」
張永德出列進言道:「契丹主十餘萬大軍聚集,人報已向涿州進軍;涿州至雄州不過百餘里。陛下,現在我朝撤軍,易、雄、霸、莫諸州會不會被契丹攻回去?」
柴榮忍著痛苦喘息了一陣,忽然冷笑道:「遼國真準備好了大舉進攻?要是耶律明真敢過河,朕奉陪便是。」
眾將聽罷頓時感到一股霸氣撲面而來,已是無言可進。官家根本就沒把耶律明這個帝王放在眼裡。
柴榮很快就退走了,可能是身體不支不敢坐得太久。不過他三言兩語已經把大事敲定,韓令坤一到雄霸,周朝大軍即可退兵。
不需要議論和爭執,恐怕這事兒已經無可更改。
……趙匡胤悶悶不樂地離開了行宮,回到營中。他屏退左右召趙普來見,將在皇帝跟前的事和郭紹的信說了一遍。
趙普聽得也是眉頭緊皺:「那郭紹也太狠了,竟然如此明目張胆讒言。官家也居然把奏書傳視諸臣,這真是……官家徑直採納了郭紹的舉薦、留韓令坤巡邊,難道是聽信了郭紹的讒言?」
匡胤嘆了一口氣道:「眾人都知郭紹與我有隙,他就是讒言說幾句壞話,大伙兒也認為不過是人之常情。」
「倒也
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法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