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hone在華國的發布會召開後,官網預定數在短短半個月時間突破20萬,這個用戶數決定了不管是微信還是微博都具備了基礎的用戶數。
當mphone在華國攻城略地之時,交大在華國舉辦了漢芯一號的新聞發布會。
如果沒有周新的蝴蝶效應,漢芯一號會在2002年的年底完成開發,然後在2003年的2月2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上由申海市有關部門親自主持。
因為周新的參與,導致這場發布會提前了,在2002年的9月,還是同樣的人在申海打算把這場戲提前開演。
「很高興向大家介紹這款由交大晶片與系統研究中心設計的國內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0.18微米的多媒體晶片-漢芯一號研製成功。」陳進在台上顯得志得意滿。
「漢芯一號同時具有32位運算處理內核,它每秒達到了2億次以上的指令,具備高速、低功耗等特點,可以廣泛應用於信息家電、音頻處理等領域。」
陳進簡單介紹完漢芯一號之後,由有關部門的新聞發言人做補充發言:
「dsp和cpu都屬於世界公認的晶片產業核心技術,交大的研發團隊在陳進教授的帶領下,歷時兩年時間的艱苦研發,漢芯一號完成研發,並順利通過由鄒世昌院士、許居衍院士,嚴曉浪教授等國內晶片產業頂級專家組成的專家組的評審。
專家組做出一致結論:認為漢芯一號以及相關設計和應用開發平台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未來交大將做好產學研的轉化,盡最大可能挖掘漢芯的商業價值。」
台下都是被官方找來站台的媒體,幾乎不會問什麼尖銳的問題,問題都集中在漢芯一號突破性意義上。
漢芯一號的發布會無疑是成功的,新芯科技很強,在技術上實現了0.13微米的cpu設計,但是這不是華國的原創技術,華國研發人員在其中參與程度很低。
新芯科技在和申海高校合作過程中,大量合作集中在學生層面,和微電子系這些教授的合作很少。
其實不管是關建英管理新芯科技期間還是後面胡正明管理新芯科技期間,都想過和申海高校在一些科研課題上開展合作,但是發現他們無法達到要求,這才作罷.
胡正明作為從1985年就開始和華國集成電路領域學術界交流的科學家,他很清楚華國集成電路領域當前處於的階段,科研成果缺乏實際價值,難轉化成具有商業化價值的成果。
這和過去華國在晶片領域的落後不無關係,因此胡正明的想法是不如把精力放在培養華國剛畢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上面,要合作也得找有海外留學經歷剛畢業沒有多久年富力強的青年科研人員合作。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雖然新芯科技在華國已經落地了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新芯科技在申海不太受到申海乃至華國學術界待見。
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漢芯一號的利益可要比新芯科技大得多,新芯科技的營收、利潤、規模再大,也和他們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是新芯科技越成功,搞出來的成果越突出,漢芯一號的意義也就越小,這也是為什麼漢芯一號要提前大概半年時間開這個發布會。
反正都是從摩托羅拉那買來的晶片換個logo,早半年發布,晚半年發布沒有區別,區別無非在於把專家組給調教好,讓他們按照劇本來演。
周新此時已經在矽谷了,他收到郵件才知道原來漢芯一號提前了半年發布,他有些愕然,和胡正明約了一個時間後打了個電話過去:
「教授,你參加了漢芯一號的發布會嗎?」
胡正明說:「申海方面給新芯發了邀請函,我想著我們之前不是聊到過陳進這個人,還有交大他們在搞的研發項目麼,我們本來在dsp這一塊就比較薄弱,所以我就沒讓其他高管代表我去,我親自去看了下。
從我個人經驗判斷,陳進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他要是具備這個能力,當年在摩托羅拉也不至於做測試工程師。我後來找我在摩托羅拉工作的朋友幫我調查過陳進的履歷,確實和你說的一樣,他在摩托羅拉並不是在晶片設計的組裡,而是主要做晶片測試。
第二百三十一章 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