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羅鈺黑色的瞳仁微不可察的一縮,深邃的眼眸閃過一抹幽深,卻也沒再說什麼,坐在慧覺對面,同慧覺一起鑽研起蘇毓卿留下的那盤殘局。
蘇毓卿沿著來時的路徑自往回走,一路上眉眼彎彎腳步輕快,顯然心情很好的樣子。
到了前殿,來往的香客還是一如既往的多,見茱萸抱著一盆花姿艷麗的牡丹跟在蘇毓卿後面,眾人面上皆都露出驚奇的表情。
眾人皆知,南禪寺的慧覺方丈是個愛花之人,養出的牡丹艷冠天下,千金難求,若想要慧覺方丈的牡丹,除了跟慧覺對上一局,贏上慧覺一子,別無他法,然而若要在慧覺手下贏上一子,整個東靖又有幾個人人能做到?
是以,當眾人看到茱萸抱著那盆牡丹從後殿出來時,眾人才會無比驚訝,要知道,可是有三四年沒人從慧覺那抱走過一盆牡丹了。
再看蘇毓卿不過十來歲的模樣,眾人又有些人不敢置信,一時間,大殿裡議論紛紛,更有甚至直接打探起蘇毓卿的來歷。
談論見,眾人又將視線紛紛投向蘇毓卿,想透過蘇毓卿戴著的那頂帷帽看清蘇毓卿的臉,奈何蘇毓卿的帷帽上帶著白紗,將蘇毓卿的整個臉遮的嚴嚴實實的,根本看不清蘇毓卿的模樣,然而越是看不清,眾人越是好奇,紛紛猜測著蘇毓卿的身份。
蘇毓卿本就不愛成為眾人的焦點,見有越來越多的人望過來,蘇毓卿連忙加快腳下的步子,徑自往寺外走去。
直到蘇毓卿主僕三人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殿外,眾人才戀戀不捨的收回探尋的目光,但依然津津有味的繼續議論著,言語間全是八卦。
出了南禪寺,到了山門外,看看天色,已是過了晌午,蘇毓卿在一涼亭處再次雇了三頂有蓬的軟轎,一路欣賞著崑嵛山的美景,晃晃悠悠的下了山。
一到山腳下,蘇毓卿便見自家馬車停在不遠處,趕車的車夫正坐在不遠處的一顆大樹下,見蘇毓卿來,忙將馬車趕到蘇毓卿身邊。
蘇毓卿在姜嬤嬤的攙扶下,踩著腳踏坐進馬車,後面的茱萸和姜嬤嬤也跟著坐進來後,將那盆牡丹小心翼翼的放在馬車中央後,蘇毓卿又吩咐車夫駕著馬車往不遠處的羅堂庵駛去。
蘇毓卿心裡一直記掛著羅堂庵內的那位師傅,羅堂庵內生活清苦,蘇毓卿想藉此機會,到羅堂庵一趟給師傅送些銀兩,也好改善改善師傅的生活。
車夫駕著馬車,很快便到了崑嵛山西面的羅堂庵,蘇毓卿並沒有從馬車上下來,而是讓茱萸拿出一百兩銀票,又拿出早就準備好的一副畫交給茱萸,交代茱萸直接將銀票和畫軸送給羅堂庵內的雲逸居士。
茱萸揣著銀票,答應一聲,輕快的跳下馬車,沒幾步便走進羅堂庵的大門。
蘇毓卿和姜嬤嬤坐在馬車上等著,對於蘇毓卿為什麼會給羅堂庵的居士送銀票,茱萸和姜嬤嬤雖然好奇,但都沒有過問,這是主子的事,她們做下人的只要照著主子的話做就行了。
茱萸去的很快,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便回來了,回來時,手中還拿著一幅畫,將手中的畫軸遞給蘇毓卿,茱萸解釋道:「姑娘,奴婢照姑娘的意思將銀票送到那雲逸大師手中,並沒有透露姑娘的身份,雲逸大師收了銀票又看了姑娘的畫後,便拿了這幅畫給奴婢,說是讓奴婢轉交給姑娘,算是謝禮。」
蘇毓卿接過畫卷打開一看,完全大寫意的風範,但見畫面上無論是棲息岩隙間的鵪鶉,屹立在石顛的烏鴉還是站在地面上的鳥雀,皆都拱背縮頸,眼珠頂著眼圈,一副桀驁不屈的模樣,畫面精細工致,勁挺有力,完全看不出是出自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之手。
蘇毓卿小心翼翼的收起這幅畫卷,心下暗道:「果然是師傅一貫的畫風,只是不知道師傅究竟經歷了些什麼,才會讓一個弱女子有這般犀利的畫風。」
對於雲逸居士的過去,蘇毓卿從未聽她提起過,但羅堂庵內那些貫會捧高踩低的姑子卻不敢招惹師傅半分,想來師傅的身世並不像表面上看得那麼簡單吧,潛意識裡,蘇毓卿並不希望雲逸居士一直這樣過下去,如果可能,她更希望雲逸居士能夠走出羅堂庵,和她一樣,重新開始生活。
說起來,蘇毓卿的師傅不過二十五六歲的年紀,只比蘇毓卿大個十五六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於情於理,蘇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