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壓力太大了。」雷君走後,陳元光若有所思。
已經從商界小白進階成為精通企業經營的初級資本家,陳元光很清楚電動汽車行業的殘酷,尤其是華國的電動汽車行業。
華國這種新興行業都特別卷,卷到最後只能剩下寥寥數個玩家,目前來看,小米要想搶到其中一張船票形勢不容樂觀。
「他當然壓力大,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該爭奪的市場都已經被各大廠商分配的差不多了,在手機領域很難有突破性進展。
所以當時才會去造車,問題是造車並不像手機那麼簡單。
用戶對小米的期望和小米對自身的期望很容易出現錯配。」林甲說,她很關注各種商業動態,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思考。
如果說陳元光是站在時間跨度上,以結果為導向來看待問題的話,那麼林甲就是從現實出發,以自身視角去分析問題。
陳元光想了想:「小米造車還是有自身優勢在吧?
供應鏈管理、資金優勢、人才積累、銷售渠道,這些小米其實都有基礎,華為跨界造車不也效果不錯麼?
有華為在前,小米應該也能有一個相對不錯的結果。」
林甲把手放在辦公桌上,然後用手托住下巴,神態有些疲憊:「道理是這個道理。
恆大、樂視這些企業當時宣布造車的時候同樣有這些優勢,這些優勢它是決定你成功的組成因素,但是不代表有這些因素就能成功。
我覺得小米的問題還是進場太晚,華為已經夠晚了,靠著之前積累的口碑勉強賣得不錯。
小米至少還要兩年,兩年後整個市場只會更加激烈,他們又不想繼續走極致性價比路線,這樣擰巴的心態,會導致小米造車未必能像他們所以為的那樣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林甲眼睛微微眯起,給陳元光的感覺和大學時候上商業分析課,分析商業案例一模一樣。
陳元光很配合地充當捧哏:「擰巴是什麼意思?」
林甲問:「提到小米,你會想到什麼?」
陳元光說:「性價比。」
林甲點頭:「沒錯,問題是他們一直想擺脫這個標籤。
想擺脫這種定位,性價比意味著利潤率低,利潤率低對於製造業來說意味著你享受的估值就低。
小米手機條線不管是紅米單獨拆分成一個品牌,還是小米新建Ultra產品條線,都是為了進軍高端品牌,把小米和性價比這個標籤逐漸脫鉤。
但是效果不太好,他們造車,肯定不願意回去走極致性價比路線,那不等於這幾年來花的心思全部白費。
小米汽車回去走極致性價比路線,然後把小米手機的品牌營銷和高端嘗試全部破壞,他們內部會非常非常擰巴。
小米造車想成,想在牌桌上玩下去,必須走性價比路線,不走友商都會逼他們走。
而走性價比路線,手機業務會被擠壓,高端嘗試和品牌形象建立全部白費力氣。
現在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局面。」
陳元光:「其實小米可以不造車的。」
林甲:「沒辦法,華為造車決定他們也必須跟上,不然就掉隊了。」
陳元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和師弟一起吃了個晚飯,師弟的光甲航天做的不錯,在電池技術上有所突破,到時候小米汽車會搭載這項最新的技術和大家見面。」
當天晚上雷君發了條微博,並配了張他們一起在陸家嘴一家不知名餐廳吃飯的照片,然後@了陳元光。
陳元光在下面回復道:「很期待和師兄的合作。」
屬於是夠給面子,幫忙把熱度炒起來了。
作為企業家裡的頂級網紅,當然陳元光也是後起之秀,很快雷君這條微博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