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軍明朝
尚可喜的早期生涯充滿了波折和轉折。出生於遼東海州的尚可喜,原本是農民家庭的一員。然而,隨著後金勢力的不斷擴張,尚可喜和他的父親尚學禮為了躲避戰亂,不得不離開家鄉前往遼西松山避難。在這期間,尚可喜的母親不幸在戰亂中去世。為了生存,尚學禮加入了遼東巡撫王化貞的部隊,之後跟隨毛文龍到了皮島。尚可喜也在天啟三年(1623 年)加入明軍水師,並在次年前往皮島尋找父親,被毛文龍收為養孫,並賜名為永喜。
父子團聚不久,尚學禮在一次戰鬥中陣亡,毛文龍便將尚學禮的部隊交由尚可喜統領。明崇禎四年(1631 年),皮島發生了兵變,東江總兵黃龍被拘禁,沈世魁暫時掌管了兵權。尚可喜得知消息後迅速返回皮島,鎮壓了這次兵變,殺死了耿仲裕、王應元等兵變的領頭人,並幫助黃龍恢復了職務。為了表達感激之情,黃龍立即提拔尚可喜為游擊。
緊接著,明朝內部發生了吳橋兵變,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占據了登州,對抗明軍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黃龍派遣尚可喜和金聲桓去安撫東江諸島,並驅逐了叛黨的高成友。不久之後,明軍收復了登州,孔有德和耿仲明逃亡海上,尚可喜奉命率領艦隊前去攔截。然而,由於遭遇颶風,尚可喜的艦隊幾乎全軍覆沒。他登陸登州後被明將祖大弼誤認為是叛軍,幸好黃龍及時解救,才得以回到旅順。
由於在平定叛亂中的出色表現,尚可喜被升任為副將,並負責駐守廣鹿島。然而,命運再次對他開了玩笑。同年七月,已經投奔後金的孔有德和耿仲明帶領後金軍隊攻陷了旅順,黃龍兵敗自殺。留在旅順的尚可喜的妻子、妾室以及家中侍婢數百人,為了不落入敵手,紛紛投水自盡,這場悲劇給尚可喜帶來了極大的心理打擊。
二、渡海歸金
尚可喜在經歷了皮島兵變和旅順失守等一系列事件後,其命運發生了重大轉變。黃龍死後,沈世魁接替了他的位置,成為東江總兵。由於尚可喜曾鎮壓皮島兵變,導致沈世魁一度失去了權力,因此沈世魁對尚可喜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明崇禎六年(1633 年)十月,沈世魁設計誘騙尚可喜前往皮島,企圖以此機會加害於他。這一陰謀被尚可喜的部下許爾顯等人察覺,尚可喜意識到自己身處險境,於是萌生了離開明朝、投奔後金的想法。
尚可喜隨後派遣許爾顯、班志富等人前往瀋陽,與後金方面接洽。這一消息傳到皇太極耳中,他非常高興,甚至大呼「天助我也」,並賜尚可喜的部隊名為「天助兵」。
明崇禎七年(1634 年)正月初一,尚可喜利用新年聚會的機會,逮捕了副將俞亮泰、仇震泰,隨後率領麾下的軍隊掠奪了廣鹿、大小長山、石城、海洋等五個島嶼,帶走了一萬餘名軍民以及大量的軍需物資。二月,尚可喜帶著麾下的將領和這些軍民,攜帶各種武器裝備,乘船渡海歸順了後金。
同年四月十日,尚可喜抵達盛京(今瀋陽),皇太極親自出城三十里迎接,給予了與孔有德、耿仲明相同的尊貴待遇。皇太極高度讚揚了尚可喜的決斷力和對時局的準確判斷,稱讚他「達變通權」、「知明運之傾危,識時勢之向背」。為了表示歡迎和信任,皇太極賞賜了尚可喜無數珍寶,並發還了此前後金所俘虜的尚可喜家族成員共 27 人。作為回報,尚可喜被授予總兵官之職,並被納入漢軍鑲藍旗。
三、封王從征
尚可喜在歸順後金後,逐漸成為清朝早期的重要將領之一。隨著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尚可喜的地位也隨之提升。明崇禎九年(1636 年),也就是清崇德元年,皇太極為了表彰尚可喜等人的忠誠與貢獻,將孔有德封為恭順王、耿仲明封為懷順王、尚可喜封為智順王,這三位被稱為清初三順王。同時,皇太極還將海州賜給尚可喜作為封地,允許他將家眷和舊部安置在此,這表明了他對尚可喜的高度信任和禮遇。
同年十二月,尚可喜跟隨皇太極出征朝鮮。此次遠征朝鮮的目標是為了削弱明朝在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並迫使朝鮮與清朝結盟。在此次戰役中,清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迫使朝鮮國王李倧簽訂了城下之盟,
第 22 章 尚可喜:從明軍副將到清初三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