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鹽分,達到百分之三還多。
不用提煉的話,產鹽速度很快。
不過,丁丁說的一里寬的路,實在嚇人,葉坤估計玩不起。
丁丁說道:
「我計算過,也試驗過。先期工程,只求暢通,開拓出十步寬的道路即可。這個需要的海鹽用量,不是很大。一里地,大概五百斤海鹽。
道路打通以後,再向兩邊繼續撒鹽,繼續放火燒山,速度就很快了。」
葉坤問道:「就按照你說的,十步寬的道路暢通,重量需要多少海鹽?」
「需要撒鹽的地方,至少一千里,那就需要五十萬斤海鹽。」
「沒問題。」葉坤計算了一下產量,說道:
「我會通知益州鹽礦,生產一批未經提煉的粗鹽。再讓宋婆留等人,大量提煉海鹽。我們南北一起施工,向中間合龍。」
就丁丁的計劃而言,的確是可行的。
先派出嚮導隊進山,帶領千餘人,一路撒鹽。遇上大樹,就在根部砍一圈,在刀口上撒鹽,在樹根撒鹽。
只要鹽量足夠,不出三個月,草木都會枯萎。
那時候再點火,就能燒出一條通道。
比直接砍樹,省力許多。
而且撒了鹽的路線上,以後也很難長出草木,也是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煉鹽運鹽,當然需要很多勞動力,但是算起來,還是比砍樹節省勞工。
丁丁又說道:「南方的山林,我們已經開始大力焚燒了。先砍柴,曬乾,然後把乾柴送進山林里,點火焚燒。
但是也就每年十一月之後,二月份之前,容易操作。其他時間,效果很差,燒不透。
另外就是燒不乾淨,只需一個春夏,野草和荊棘,就會瘋狂生長出來。」
「是啊,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葉坤點點頭,笑道:「就按照師妹說的辦法去做,對於最難開發的老林子和特殊路段,多多撒鹽,撒到寸草不生為止。」
丁丁走到地圖前,問道:
「師兄,既然我們有大海船,可以直接進入孟加拉灣,為什麼還要這麼費力,從陸路打通道路?」
葉坤說道:「我想給後代子孫,在孟加拉灣,留下一個出海口。同時,控制整個交址半島,則必須水陸並進。
茶馬古道,也是重要的商道。一旦拓寬成功,將會繁榮西南經濟,加強交流。以後,隨著進一步交流,才能將南荒和交址,徹底消化。」
前朝始皇帝南征百越、交址,五十萬大軍,就地留守,又從內地徵發許多女子送過去。
這才改變了南方的格局,讓華夏血脈多了起來。
但是,南方並沒有完成徹底的漢化。
葉坤希望在有生之年,海陸並進,使南方和華夏,凝聚成鐵板一塊,永不分離。
就算天竺半島干不下來,也得牢牢掌控孟加拉灣,讓後世子孫,能直面印度洋,實現星辰大海之志。
實際上緬國南部,一馬平川。
修路最難的地方,還是雲緬交界的百萬大山。
丁丁的思路是,南北同時進行,向中間合龍,這樣的話,速度會大大加快。
再有一年,即可完成茶馬古道的拓寬,可以滿足運兵運糧,大部隊通行。
再有三年,可以實現大部分路段通車。
山區里還有大河大川,需要修建渡口,打造渡輪。
小河流上面,可以修建永久性石橋。
這樣算起來,工程還是很大的,甚至不下於隋唐大運河。
也就葉坤敢這麼玩,因為有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的支持,有華夏大糧倉的支持,有槍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