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實,字成公,隴州汧陽縣人,唐朝中期名將。幼讀經史,稍長後習武,為人謙恭樸實,早年征戰於西域,參與怛羅斯之戰,歷任安西府別將、隴州大堆府果毅、綏德府折衝都尉等職。安史之亂後,輔佐大將李嗣業、荔非元禮、白孝德平叛,後更任邠寧節度行軍司馬兼都知兵馬使,協助節度使馬璘治鎮。升任四鎮北庭行軍及涇原鄭潁節度使,總攬西北軍政,累封張掖郡王,在他任內,邊患稍減,使百姓安居樂業,後因得罪宰相楊炎而被調回長安,改授司農卿。涇原兵變發生,叛將朱泚企圖稱帝,段秀實當庭勃然而起,以笏板攻擊朱泚,因此遇害。史稱「自古歿身以衛社稷者,無有如秀實之賢」。
段秀實,本籍姑臧,因曾祖父段師濬出任隴州刺史,並留在隴州沒有回家鄉,於是變成汧陽人,段秀實的祖父段達,曾任右衛中郎,他的父親段行琛,曾任洮州司馬,後因段秀實功被贈官揚州大都督。六歲時母親病重,他急得七天不吃不喝,等母親病情好轉才肯吃飯,當時人們稱他為「孝童」。到他長大後,深沉忠厚,能做決斷,慷慨激昂有救天下的志向,被推薦為明經,他的朋友輕視他,段秀實說:「搜章摘句,憑這本事不能為國立功。」就放棄了。
安西節度使馬靈察將段秀實錄為別將,跟隨馬靈察征伐護蜜國有戰功,被拜為安西府別將,高仙芝接替馬靈察成為安西節度使,段秀實轉而跟隨高仙芝。高仙芝舉兵包圍怛邏斯,後來黑衣大食的援軍前來救援,高仙芝兵敗,唐軍士氣大衰。夜間,段秀實聽到副將李嗣業的聲音,因而大聲斥責他說:「害怕敵人而逃跑,是不勇敢,為了自己脫險而讓大家陷入危難,是不仁義。」李嗣業慚愧不已,便與段秀實一起重整敗軍。唐軍回安西後,李嗣業向高仙芝表示,希望任命段秀實為判官,高仙芝則任命他為隴州大推府果毅。
封常清接替高仙芝擔任安西節度使,段秀實隨封常清出征大勃律,進軍賀薩勞城,一戰而勝。封常清想要追趕逃跑的敵人,段秀實勸他說:「敵軍出弱兵,是引誘我軍,請吩咐部隊去搜索山林。」果然發現敵人的伏兵,於是將其一舉殲滅。此後,段秀實因戰功改任綏德府折衝都尉。
唐肅宗李亨於靈武即位,徵召安西節度使梁宰前往協助平定安史之亂,梁宰想逗留觀望形勢變化,李嗣業暗中答應了,段秀實對李嗣業說:「哪有天子告急,臣子不動,卻相信流言的,難道您也這樣想?」李嗣業於是求見梁宰,請求派兵,梁宰同意了,就派出了步騎兵五千人,由李嗣業率領奔赴朔方軍,段秀實任其副手,屢立戰功。後李嗣業任節度使,段秀實因父親去世,悲痛守喪超出喪制,李嗣業已被任命為節制,思念段秀實像失去了左右手,上表請求徵召段秀實復官,任命他為義王友,充任節度使判官。
安慶緒奔逃到鄴城,李嗣業與眾將領率軍圍困他,將作戰物資放在河內,李嗣業上表請任段秀實為懷州長史,暫時管理軍州,併兼節度留守後方,負責提供後援糧草。當時軍隊疲勞,錢糧缺少,秀實接連不斷地督運糧草,招兵買馬,來充實前線軍隊。各路軍隊在愁思崗激戰,李嗣業中流箭陣亡,眾將推舉荔非元禮代管李嗣業的軍隊,段秀實聽說此事後,立即寫信給先鋒將白孝德,讓他派兵護送李嗣業的靈柩到河內,段秀實親自與文武官員在縣境迎接,並拿出全部私人錢財給李嗣業辦喪事。荔非元禮推崇他的義氣,便奏請朝廷任命他為光祿少卿,仍任節度使判官。
邙山戰敗,荔非元禮移駐翼城,不久後發生兵變,荔非元禮被部下殺死,將領大多數也被害,只有段秀實因為為人恩義誠信,被士兵們敬服,都在他的周圍跪拜,不敢殺害他,將士們另外推舉白孝德任節度使,人心稍稍安定,段秀實又升任光祿卿,任白孝德的判官。段秀實共輔佐三任節度使,愈加有名。
吐蕃占領長安,唐代宗李豫逃到陝西,段秀實勸白孝德帶軍去協助代宗,白孝德改任邠寧節度使後,並奏任段秀實為太常卿、代理支度營田二副使。白孝德率軍西進,駐軍奉天,當時國家糧倉空虛,縣府官吏不知道從哪裡可以弄到糧草供應軍隊,於是都逃走了,軍隊就散開搶掠,白孝德制止不住。段秀實私下說:「如果任用我做軍侯,哪能亂到這地步呢?」司馬王稷報告了這事,
第四十一章 度涇原——段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