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 第十八章 佐命後蜀——趙廷隱

第十八章 佐命後蜀——趙廷隱

    趙廷隱,開封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將領。在唐末效力於宣武軍,歷仕後梁、後唐兩朝,在後唐滅前蜀之戰中隨軍進入西川,隸西川節度使孟知祥麾下為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在後唐攻兩川之戰中據守劍州,擊退石敬瑭所率朝廷大軍,奪取利州昭武軍,繼而又在兩川兼併戰爭中攻殺董璋,奪取東川鎮,被任命為保寧軍留後,後實授節度使,加檢校太保。後蜀建立後,擔任左匡聖步軍都指揮使,又受遺詔為後主孟昶的輔政大臣,晚年請辭軍職,官至太師、中書令,封宋王,病逝,終年六十六歲,諡號忠武。

    趙廷隱,年輕時通曉兵法,崇尚義氣,很早便在宣武軍效力,事奉節度使朱溫的侄子朱友倫。後來,朱友倫到長安擔任宿衛,卻在一次擊鞠比賽中意外墮馬而死,朱溫認為朱友倫死於謀殺,對此嚴加追查。趙廷隱等一眾十數人皆被押回汴州,因在此事件中並無過錯,最後被朱溫釋放,隨侍在其左右。

    後梁建立後,趙廷隱歷經太祖朱溫、末帝朱友貞兩代皇帝,在梁晉兩河對壘期間已官至邢州都監,他累立戰功,但卻遭到節度使劉重霸的嫉妒。劉重霸誣稱趙廷隱欲率所部軍隊投降晉王李存勖,將他械送汴州,朱友貞雖知趙廷隱無罪,但又不願違背邊臣的請求,於是將趙廷隱貶到南陽,但沒過多久便又將他官復原職。

    晉王李存勖稱帝,建立後唐,史稱後唐莊宗,並在隨後的後唐滅後梁之戰中,以大將李嗣源為前鋒,攻破中都,俘殺梁軍主將王彥章。趙廷隱此時正在王彥章軍中為裨將,與都監張漢傑、曹州刺史李知節等皆被唐軍俘虜,他原本要被處死,但因唐將夏魯奇稱其材可用,因而被李存勖釋放,從此便效力於後唐。

    趙廷隱又參與後唐滅前蜀之戰,隨魏王李繼岌攻打蜀地,並在先鋒軍中任監押。他軍紀嚴明,嚴禁軍士燒殺搶掠,因此頗得蜀地民心。唐軍很快便攻入成都,滅亡了前蜀政權,趙廷隱因功進拜西川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

    李繼岌班師北歸,命趙廷隱與馬步軍都指揮使李仁罕、馬軍都指揮使潘仁嗣、右廂都指揮使張業、牙內指揮使武漳、驍銳指揮使李延厚統領一支軍隊,留守成都,歸西川節度使孟知祥節制。


    當時,前蜀雖滅,但蜀地盜賊蜂起,叛亂頻發,趙廷隱與張業分統兵馬,將蜀地盜亂悉數討平。他也因此積功升至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守漢州刺史、上柱國,仍充任西川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不久,李存勖在兵變中被殺,李嗣源被擁立為帝,史稱後唐明宗。

    孟知祥在李嗣源繼位後,逐漸萌生了據蜀自立之意,他大肆擴充兵力,增設義勝、定遠、沖山、義寧、飛棹等軍,交由趙廷隱及李仁罕、張業等統領。

    當時,東川節度使董璋亦有割據之意,兩鎮遂結為同盟,共同對抗朝廷。而李嗣源則以夏魯奇、李仁矩分鎮遂州、閬州二地,以圖遏制東西兩川。

    孟知祥採納了節度副使趙季良「以東川兵先取遂閬,然後並兵守劍門」的戰略,遣使約董璋一同舉兵。董璋遂舉兵反唐,攻打閬州,孟知祥隨之亦舉兵,讓李仁罕率趙廷隱、張業等攻打遂州。李嗣源以石敬瑭為招討使,進討兩川。董璋很快便攻下了閬州,但卻沒能攻下北面的利州,以致未能增兵據守劍門關。

    唐軍前鋒部隊很快便攻占了劍門,董璋遣使向孟知祥告急。孟知祥忙命李肇領兵五千,倍道兼行趕赴劍州,又從遂州前線抽調趙廷隱,讓他率一萬兵馬隨後增援。

    當時,正值嚴寒時節,士卒皆有畏戰之心,觀望不前,趙廷隱哭著對士卒道:「如今唐軍軍勢強盛,你們若不能力戰退敵,一旦西川失守,我們的妻兒將皆為他人所有。」士卒這才軍心振奮,很快便抵達劍州,董璋隨後亦增兵劍州,命王暉率三千兵屯於劍州南山。

    石敬瑭所率主力唐軍此時已抵達劍門,進屯於劍州北山。趙廷隱列陣於劍州牙城後山,李肇則與王暉列陣於河橋。石敬瑭率步兵進擊趙廷隱,趙廷隱則嚴陣以待,等到唐軍迫近時突然發起攻擊。石敬瑭敗退,隨後又派騎兵衝擊河橋,卻遭到李肇的強弩攢射,最終只得撤兵。

    當時,趙廷隱早已挑選五百善射兵士,埋伏在石



第十八章 佐命後蜀——趙廷隱  
徐夏半生推薦:  
隨機推薦:  暗黑破壞神之毀滅  大官人  百鍊飛升錄  天道天驕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360搜"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