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秦大敗,失了漢中、魏興,指使桓溫的聲望,跌落谷底。
可是,對於晉室來說,桓溫的勢力還是不可小覷。
而且,他們現在也不是能夠和桓溫抗衡的時候。
但是桓溫失敗,卻還是讓許多人反對桓溫的人,備受鼓舞的。
於是這些人把希望,都放在了謝萬北伐上面。
只要謝萬北伐成功,到時候陳郡謝氏便能壓過龍亢桓氏一頭,而桓溫這個權臣,對付起來也就容易得多。
許多人,甚至已經暗中想好了將來等謝萬北伐得勝歸來,便開始部署削弱桓溫的勢力。
常言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正是因為這些人在陳郡謝氏的身上,傾注了太多的希望,將來若是謝萬失敗而歸,那麼這些人便會得到多大的失望。
也因為如此,謝氏一族或許會面臨滅頂之災。
這一點,知道歷史的冉操,曾經就對謝安談過此事。
也正是因為謝安是個智者,也知道這其中的利害,才肯答應冉操,阻止謝奕前往都城的。
只是謝奕的固執,迫使陳郡謝氏走上了這樣一條兇險萬分的道路。
謝安其實很清楚,這條路一旦失敗,那將來等待陳郡謝氏一族的結果,可能是讓人承受不起的,所以他才顧不得兄長的喪事,親自趕到豫州去幫助他的四弟。
但是,只要北伐還沒有出結果,晉室之中也還是沒有人會拒絕桓溫的請求。
別人都做不到,一向主張對桓溫施加恩義的會稽王司馬昱更不會如此。
所以,當接到桓溫上表請求出使氐秦,司馬昱還是非常慎重的,召集了眾人一起商議。
司馬昱說道:「桓溫欲奪回漢中、魏興,故上表請求使秦,這齣使之人,竟然還是尚且為父守孝的劉蘇,故丹陽尹劉惔之子,言稱若得此子使秦,則必可使秦國將漢中、魏興歸還,眾位覺得此議如何?」
五兵尚書陸始說道:「區區一個小子,便能使秦國將漢中、魏興二城歸還,怕是不太容易吧?」
「甚是!」王彪之也這樣以為。
司馬昱道:「那依諸位的意思,便是可以讓此子使秦?」
反正既然這個劉蘇去了秦國,大家也認為他肯定不能要回漢中和魏興這兩座城池,那就讓他去好了。
可是,王彪之又說道:「會稽王且慢,此事或許令有蹊蹺。」
司馬昱問道:「還能有什麼蹊蹺?」
王彪之說道:「劉蘇此子,尚在為父守孝,已過一年之期,若朝廷下旨起複方可酌情除孝。會稽王難道不覺得此時桓將軍上表,請求朝廷派此子使秦,太巧合了一些麼?」
「言之有理!」司馬昱問道:「莫非,這使秦是假,桓將軍問我要人是真?」
司馬昱顯然想歪了。
王彪之冷笑道:「若是如此,倒是也不怕。因為朝廷若是封了劉蘇為使臣前往秦國,那劉蘇他便必須使秦,完成他的使命。若不然,此子還是得依朝廷處置!只是,桓溫甚是看重劉蘇此子,多次派郗超前往,欲將其招之麾下,那桓將軍為何還讓此子以身犯險?莫非,只是用這個辦法,將此子納到西府賬下嗎?」
很明顯,桓溫如果真要劉蘇,完全不必冒這麼大的險。
陸始說道:「論及此子,某倒是也有一言。上月,家弟祖言有家書傳來,信中他居然向老夫提及此子,又言得見劉、祝二郎,方知會稽俊才治方之術,堪稱驚艷……這劉、祝二郎,便是指劉蘇與另外一位會稽的才俊,出身上虞祝氏,名喚祝英台!」
司馬昱點點頭,沉吟道:「本王也聽聞祖言提起這二人,頗多讚譽。只是,還有一段風波,乃是故豫州刺史謝公在未逝之前,曾言劉蘇此子懷有異心,欲使祖言誅之……」
王彪之一愣,問道:「竟有此事?」
陸始解釋道:「祖言沒有依從謝公之命,乃是不想草菅人命、禍害才俊。只是,謝公確實說過,當時西府上表請求朝廷還都洛陽,便是出自此子之謀!當時,桓溫欲使朝廷封功加爵,朝廷卻因其伐秦班師之時被偷襲而拒,故而心急。無奈整個西府,都無良策,可是當郗超奉桓溫之命問到此子這裡,此子卻獻上如此妙計,致使後來朝廷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