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閱小說網 www.pinbige.com,最快更新吳年柳香 !
劉知行聞言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這位將軍想的太簡單了一點。編個民族大義的書倒也簡單。可以根據史書,錄入那些民族英雄的事跡,甚至也可以無中生有,編造一些故事。
甚至於這一次蒙元入侵,很多戰死的將軍、百姓、豪傑,都是很好的素材,比如說衛長青將軍。
再絞盡腦汁,抬高炎漢的地位,增強民族自信心。比如說可以追溯到神話時期,如何如何。
總之,編輯這樣一本書容易。但是要讓讀書人,去讀這本書不容易。
經過千年的發展。儒家的讀書人,一般都只讀儒家經典。一則是正統。二則是科舉需要。
甚至於,現在的讀書人已經很少有人作詩作詞了。那都是歪門邪道。
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能讓讀書人,去讀什麼民族大義的書?讀律法?讀算學?讀兵書?
君臣二人推心置腹,如魚得水。沒什麼不好說的。劉知行深呼吸了一口氣,對吳年誠懇說道:「將軍。我看很難。不。幾乎不可能。」
「知行啊。你怯懦了。沒做過,你怎麼知道不行呢?俗話說得好。事在人為、人定勝天。想當年,我用三百精兵與金桓山大戰。當時誰又知道,我能有現在的三府之地,十八個萬戶的戰兵呢?」
「大丈夫做事。勇往直前,轟轟烈烈。」
「而且。現在我是君王。我設定科舉。我要考教他們民族大義、律法、算學。他們不會,那就不要怪我,給他們關上當官的大門了。」
「相反。他們不僅限於讀儒家經典。知道律法、算學,又知道漢賊不兩立。知道我們炎漢與外族戰鬥的不容易。我很歡迎他們來當官。」
吳年不以為意,眉毛平直,眼睛睜開,目光中儘是銳意進取之色。
劉知行苦笑不已,對這件事情很不看好。這是挑戰整個儒家的社會結構啊。未必與蒙元人作戰容易。
但誰叫吳年是君王呢?
劉知行想了一下,一咬牙,抱拳說道:「好。我試試。」
「這才是知行嘛。你執掌內政,我掌握殺伐。我們合力,什麼事情都能擺平。」吳年笑了起來,昂起頭來,氣勢十足。
「將軍說的對。」吳年的這銳意進取的態度,徹底激發起了劉知行的鬥志。他也昂起頭來,抱拳說道。
然後,他便站了起來,大踏步的走了。
是的。
儒家也必須改變了。讀書人必須改變。
我們輔漢將軍府,不養只讀死書的讀書人。
「科舉嗎?說的也是啊。我需要一大批的官員,幫我管理整個國家。現在是三府,然後是遼東五府三十二縣,最後。」
吳年收斂了臉上的笑容,轉頭看向了楚都的方向。
.........
在楚國時期。府、縣都有官學。在蒙元入侵的時候,這些官學當然荒廢了。或老師跑了,或學生跑了。
在蒙元奪取了遼東五府三十二縣,局勢穩定的時候。官學被蒙元朝廷控制,甚至舉辦了一次科舉。
只是結果不太好,狀元被吳年派遣的刺客殺了。蒙元選拔的進士、舉人。目前不是在蒙元大都,就是待在家宅之中,不敢冒頭。
真正家世清白,沒有給蒙元人做官,或是參加蒙元科舉的讀書人,十分的稀少。
但是讀書人,一批一批的成長。隨著吳年的勢力越來越強,他治下的三府,當然也是越來越穩定。
送子弟去讀書的人很多,相應的民間私塾也是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新生代的讀書人,開始嶄露頭角。
劉知行的計劃分作兩步。第一步是重建各地荒廢的官學,召回勸學官,或者是尋找合適的勸學官,召回當年的秀才。
第二步。增加精通律法、算學、歷史的勸學官,增加課程。
這個事情,由輔漢將軍府的正式發布命令。傳達到府、縣的主官手中,再以布告的形勢,昭告整個三府。
消息一出,三府一片譁然。
第七百一十二章 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