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目標的拐點
「松漠的契丹人已經開始集結人馬了,不過他們做的非常隱蔽,現在集結的規模也很小,充其量還只是在準備階段」,說到這裡,來福重點提出了另一件事,「不過這段時間他們與新羅海商們的往來極其頻密,我與柳無涯都先後仔細探問過,這段時間松漠與新羅海商們往來貿易的量約莫比往年這個時候大了近三倍,就這還在繼續擴大,就因這股風潮帶動,海外的扶桑、真臘等小國原本有不少專跑揚州的海船都進了勃海」。
「契丹與新羅交易的主要貨物是什麼?」。
「鐵器,海鹽,此外還有大量的膠漆」,聽來福說到這個,唐成淺笑著點了點頭,「契丹大量買入的都是如今北地已經禁絕的物事,而且這些物品還都是戰爭時不可或缺之物。嗯,這就對了,這些契丹奴總算沒讓我失望」。
「柳隨風也說過跟少爺一樣的話」,來福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了過來,「當日探明契丹大宗易貨換回的物事後,他就乘船去了新羅,想要探明這些賣到松漠的鐵器及軍器在新羅的源頭,正好在我前幾天動身回程的時候,跟著他一起渡海的那個從人先一步回來了,讓我務必儘快將這封信轉給少爺」。
唐成聽到柳隨風這行蹤還真是無語的很了,當日柳隨風跟著他一起到草原,將李誠忠從饒樂大都督府平安弄到界河邊之後就沒了什麼事情做,唐成本想留下他在自己手下做事。無奈柳隨風卻執意不肯,下定心思要到再北方去看看。
柳隨風性格驕傲,此前與唐成也一直是平輩論交,此時突然要做手下只怕心裡還轉不過彎兒。加之唐成也知道這時代的讀書人有漫遊天下的風尚,李白、杜甫、高適……這類的例子簡直是不勝枚舉,尤其是對於那些年輕的讀書人來說就更是如此。如今既然已經到了塞外的饒樂,若不到草原的盡頭去看看的話只怕他柳隨風心裡也不會舒坦,綜合這兩方面考慮,唐成當日對意欲繼續北上的柳隨風也就沒怎麼苦勸阻止,只是派了幾個人跟著一道隨行。
對此,唐成想過柳隨風能到草原盡頭的靺鞨人生息地,也想過他很有可能走不到半路就折返回來,畢竟越往北越苦寒,這一路上的罪少受不了,但他唯獨沒想過的是柳隨風居然會一逛逛出了國。
「這個柳隨風真是好雅興,這麼大的北地草原還不夠他逛的,竟然漂洋過海了」,唐成打趣聲中拆開了柳隨風的這封越洋跨國信件,等到他一目十行的看完內容後,臉上的謔笑早已消失無蹤,放下信時更忍不住贊了一句,「好,柳隨風這趟新羅沒白逛」。
在這封信里,柳隨風將與契丹人交易的新羅供貨商摸得一清二楚,從供貨商的名字到住址,甚至還有一些他們與新羅王室的關係等信息都列出了清楚明白的清單,在信的最末尾其更直言讓唐成儘快呈文鴻臚寺,知會新羅王室從根子上禁停對契丹的軍器及鐵器貿易,而這個建議正與唐成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不謀而合,只不過有了柳隨風這份親自考察後列出的清單後,效果與效率都能成幾何級的倍數增長。
新羅乃大唐的海東屬國,素來對唐朝廷恭順,再有這份清單的話,其王室就是有心推辭也推不掉了。
見送來的東西有用,來福也是一笑,「少爺,你說契丹人這次真有那麼大膽子敢出兵饒樂?連我大唐朝廷都無法隨便出兵的事情,契丹人算個什麼東西,他們就敢?」。
自打當今天子李旦在太廟中重申了「海內如一」的詔書之後,不僅來福有這想法,就連切身相關的饒樂奚們也是同樣如此,最簡單的一個推理就是:連如此強大的上邦天朝都束手束腳不便直接出兵插手饒樂,其他人就更別想了。至於松漠契丹人對沙利部的支持不過就是垂涎雙方交界處落雁川的豐美水草罷了。
說來也不怪這些人想法簡單,任何一個時期人們在認識及思考事情時總會受到特定時代的局限,而在這個時代里由開國初貞觀初盛一路走來的唐王朝的強盛之態已經深入人心,不是說不敢相信,只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甚至沒有人會想到連大唐這種巨無霸都覺得刺手而不方便染指的東西居然會有別人敢碰,當然,若是因著鄰居的身份占點小便宜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要是不動手,那契丹人這麼瘋狂的囤積軍器及鐵器該怎麼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