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路上說,但直到兩人都上了馬車後林學正才開口,「你昨個下午沒去實是好事,現在正好一併吩咐了」。
這話聽得唐缺一頭霧水,「吩咐什麼?」。
「縣丞之位呀!」,林學正悠悠聲道:「昨個下午我與縣令大人又細思量了一回,有結親這門子事在,約莫也只能保證你能跟趙老虎說的上話。他趙老虎是老成精的人,未必就肯為了你這麼個素未謀面的侄女婿下死力。要想使得動他,總得有實實在在的好處。恩,你明天上午見到趙老虎之後,跟他說話時不妨直接說明,只要他能在八月前把二龍寨給解決了,事後縣令大人當力保他出任本縣縣丞」。
唐官制,一縣之內縣令為首,其次就是縣丞,再下來才是管文事的主簿和管武事的縣尉,只是制度雖如此,但因鄖溪縣小,實在沒有太多的事情,所以自從兩任前的縣丞告老致仕之後,這個缺就一直留著。上面有縣令,下面有分管具體文武事的姚主簿和趙老虎也盡忙的過來,四五年下來就成了習慣,以至於縣衙中人幾乎都忘了還有這麼個空缺。
而臨老尚想一博的姚主簿目下雖然沒有縣丞之名,其實幹的就是縣丞的事情,久而久之上下也都習慣了。
只是姚主簿雖然有著等同於後世副縣長的權利,但他畢竟沒占著這個位子,話說他也不想要這個雞肋一般的位置,而是把目標直接定在了一把手上。
張縣令與林學正商量了一下午,分明就是抓住了姚主簿的這個疏漏。要用這個空缺的縣丞之位來促使趙老虎使勁兒。
縣丞雖然是一縣之內名正言順的二把手,但單以這個職位本身而言其實吸引不了趙老虎,它最大的好處還在於對將來的期望上。
山南東西兩道山大地少,在整個唐朝素以貧瘠著稱,鄖溪又是個小縣,所以外地官員其實並沒有多少願主動來此的,按著開國幾十年的慣例,多是在山南東道之內自行調劑,只是到上一任滿連本道內都已調劑完一圈兒,委實是沒什麼合適的人調派來此了。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所以姚主簿這個流外吏員出身的人才動了想上位的心思。其實若換個地方,譬如江南東西道,或者是淮南道,一縣主官必定是有功名的人才能擔任,像姚主簿這號的想都不會去想。
縣令一任期滿之後,若無外地官員空降調派而從本地提拔官員頂上去的話,縣丞乃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選,這是官場慣例,若非情況實在特殊,也沒人願意主動打破這個慣例。
這一任調張縣令來此已是勉強,未必下一任還從外地調派不成?而張縣令本人也是有功名出身的,這一任滿之後無論如何也會動動,如此考量的話,那如果現在能當上縣丞,幾乎就是穩把穩的下任縣令人選了。
從如今排位第四到主政一方,趙老虎對縣丞這個雞肋位子或許沒什麼興趣,但當這個位子直接連接到一把手縣令的時候,他要是還不動心,那這幾十年官場就算白混了。
張縣令的開價確實是回味悠長,趙老虎只怕想不動心都難了!
唐缺想明白這些後,微微一嘆道:「姚主簿也是個見識淺的,他若能忍忍的話,下一任縣令豈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兒,又何必像現在這樣勞心勞力的斗!」。
「他的年齡不允許了!」,林學正一句就頂了回來,「他比趙老虎大了五歲,跟州城馬別駕同年,今年已經五十七嘍,等張縣令這一任期滿,他就是五十九歲,本朝定規是六十致仕,五十九歲想接掌縣令?到那時就是州里和道里都同意,報上去後吏部也不會批轉的。年齡不饒人哪,所以姚主簿才會這麼拼命,他這輩子要想坐上正位的話,要麼今年,最遲明年,錯過這兩年,就是張縣令走了也輪不著他」。
這一點後世里也是一樣,唐缺自然是一聽就明白。
說完姚主簿的事情後,林學正又問了一句道:「聽說在縣學裡你跟南街張家的那個小子關係甚好?」。
「南街張家?你說的是張相文吧?」,唐缺也沒問他是怎麼知道的,林學正是縣學之首,就等於是後世的校長,他要想知道學生的事情真是太容易了。
「恩,就是他。說說,你倆的交情到底如何?」。
「是還不錯」,唐缺點點頭,「前些日子他非拉著我到他家桃園結拜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