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麼多本地商人的支持,秦浩幾乎是到了揚州的當天就投入到了正式的工作當中。
當然了,秦浩其實就是擺個樣子,主要的技術指導都是秦小昊在做,聖特立尼達號幾乎是工業革命之前的木船巔峰之作,共四層甲板,長61米,寬16米,排水量接近五噸,如此的龐然大物,即使他造個稍微小一點的,工作量依然很龐大,但建設的速度卻是飛快的。
這樣一艘船,當年的西班牙從設計到下水足足用了四年,當然,設計本身也花了一年多,另外這人力物力也不是一個層面上的。
但大唐的速度卻實在是有一點可怕了,從秦浩到揚州,到大船下水,居然一共只用了四個月!工人和大匠都吃住在工地上,黑天白天兩班倒,幾乎不用任何的組織和動員工作,秦浩這個所謂的領導倒是更像一個後勤大隊隊長,每天的工作就是儘量關心到每一個工匠的身體情況,不要讓他們猝死在工地上。
民心可用啊。
當然了,這也跟大唐現在資金充裕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總的來說,現在的大唐,每個人都有著一個夢,在李世民上台的這十幾年裡,人民的生活確確實實有了飛躍式的顯著提高,國內年齡稍微大一點的人,都還經歷過隋末天下大亂,易子而食,而年齡稍微小一些的,已經開始嫌棄肉太肥了。
這樣大的反差,讓天下百姓無不對大唐擁有近乎百分之百的忠誠,百姓也願意為了這樣的朝廷去奮鬥,去犧牲,用一句比較現代的話來說,國力爆炸期的時候,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天下的百姓都憋足了一口氣,讓整個國家同進同退,這樣的朝廷是不可能失敗的,就算失敗了,也會用這口氣重新崛起。
在這樣的一口氣之下,整個大唐幾乎都是瘋狂的,從長安一路往西,更多的人在為了這一仗捐獻出自己的一切,大唐不限制私人兵器,於是三三兩兩的鄉勇,拿著武器自發地走上戰場,趕都趕不走,用小推車來保證大軍的後勤補給,而這樣的熱情又帶動了將士們的報國熱情,死戰不退。
打開報紙,赫然滿篇都是在說西域戰爭的,其中有一條多多少少還跟他有一些關係,十五歲小將薛禮,率領八百東突厥騎兵,直插戰場二十餘里,立下了此戰的第一功。
這讓秦浩不禁感嘆時光荏苒,一晃眼,當年的小屁孩都已經長大了,都能獨當一面了。
侯君集率領的安西都護府主力終究還是党項人,西突厥小勝兩場之後頗有些得意,可等到李勣和阿史那杜爾率領的東突厥騎兵趕到戰場的時候,他們就有點笑不出來了。
很難想像,這些東突厥人十年之前還是大唐的死敵,怎麼如今一個個恨不得都精忠報國了一樣,打起來是真跟你拼啊。
這也多虧了李世民胡漢一體的政策,這些年東突厥離河西走廊這麼近,沒少吃絲綢之路的紅利,關鍵是大唐在如此高度繁榮的情況下,幾乎也沒怎麼收過他們的孝敬,反倒是碰上個黑災白災的時候沒少幫他們出錢出力。
這日子,比特麼以
小說網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薦閱讀:
前在頡利手下的時候幸福太多了啊,現在正是大唐最需要他們的時候,如何能不效死命,最最讓他們氣憤的是,這次搗亂的是誰不好,偏偏是特麼的西突厥。
不打的猛一點,怎麼向大唐證明俺們跟你們不是一家的?別說什麼民族同胞,草原民族壓根就沒這概念,因為都叫突厥倆字,好多漢人都對俺們誤會了,那些沒文化的鄉下愚民,還以為是俺們造反了呢。
倒是裴行儉那邊的海上,打的不溫不火的,大食這次鐵了心想跟大唐爭一下勝負了,那麼龐大的船隊,居然大部分時間都在東南亞這片晃悠,還好幾
第四百三十六章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