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氏「雙雄」當街賣妹不同,劉玄育他慘啊,他既沒有姊妹,也沒有侄女女兒,無處可賣啊。
這年頭,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過武老漢也不敢真就答應了劉玄育,而是推諉了一番,說是進宮問一問太皇看,要是有好的門路,太皇開口,不比誰高到哪裡去?
到時候,談笑風生又一年,還不是美滋滋?
劉玄育也是聰明人,雖說日子全靠辛苦經營,可智商還在,他過來武士彠這裡亮個相,也是求個門路,正經來講,憑他劉三郎,哪有「資格」跟應國公扯這個?起碼也得是他那襲爵的大哥才是?
再說了,常年走漠北,跟尉遲大都護也是打過交道的,劉玄育大錢沒賺著,小錢還是有的,坐吃山空二十年一般還是沒有問題。
只是人麼,到底是社會動物,生活環境一旦落差極大,搞不好劉玄育能帶著妻兒老小一起投湖自殺。
「阿耶,你是作何想法的?」
武二娘子看著老爹,便想要問一問,如果是想要抬一手幫一幫的,這光景正要去武漢,那就一併了解。
倘若只是敷衍了事,那就作罷,權當沒聽到。
「當年太原友朋,也就剩下這些種子,能幫則幫吧。只是,也不好在這光景出面,朝廷天使跑來督察,我們家便暗地裡使力,這不是白送把柄給了皇帝?」
作為一個全須全尾回到長安城「安居」的老臣,武士彠還是很想學一學太皇,一起續續命,延延壽。
「如此說來,我便有了計較。」
媚娘點點頭,她想起今年武漢就要在江夏城再建新校,渝國公雖說稱得上家道不興,可劉政會的「牌子」還是有點用場的。到時候在新校混個「東關博士」,好歹也能混個七品頭銜。
沉寂個幾年,轉個下縣混個縣令,舊年往事,誰還去專門提起?
總之還是有些「家底」,不求一二代人就翻本,但只要保住祖宗「香火」,說不定劉玄育還能看到孫子輩再起風雲呢?
「甚麼計較?」
一聽女兒這般說,武士彠頓時意動,便道,「如今這世道,能有出路,便是好的。」
「今年年底之前,張小乙就要以曹夫子、其恩師名聲,籌建武漢師範專科學校。」
校長擇選不去說它,只說校內先生教授,若能混個「東關博士」,將來也算是有了門生。到時候轉任一縣為長,門生就可以當幕僚用。
如今的一個「樣板」,就是崑山和華亭二縣,這二縣縣令的重要實務幕僚,就是出自臨漳山書院。
「這師範是個甚麼意思?」
「學生畢業,都是出去做先生的。」
武媚娘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糾纏,她也是後來才知道,張德在這麼個學校上面,砸了多少資源。
甚至原先在百濟的門路,全一股腦兒打包給了馬周。
至於牛秀任朝鮮道行軍總管,人未上任就開始吹風,就有黑齒部的少族長大力擁護,這就是牛進達跟張公謹的交情。
一般人想要在邊疆區混的這麼輕鬆,門也沒有。
武士彠也沒有去細究「地上魔都」到底要搞什麼鬼,反正只要能混個一官半職,那就是非常不錯。
跑洛陽,眼下他們這幫老臣子的後代,混個看大門的都要看人臉色。搞不好還真就成了看大門的,這還用琢磨翻身?也就是混口飯吃。
儘管這幾年對「地上魔都」是相當的妖魔化,外朝縱然保持沉默,但也是縱容民間對武漢多加攻訐。
而且高官厚祿金銀財寶的收買,使得張德的一些盟友,還真就跳返了出去。
其中典型,就是滎陽鄭氏和洛陽白氏。
「王下七武海」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換做武士彠,內府跑來拿這個收買他,他想也不想就答應,絕對不會多加思考。
外朝的縱容,其本質還是外朝官僚的主體屬於世族士人,哪怕是寒門,到如今也就是個馬周拿得出手。
在利州大殺特殺,在荊襄結仇無數的武士彠有一點是看得很清的,李皇帝雖然「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但他和「地上魔都」這個奇葩
第三十一章 前程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