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以聖地麥加為中心,將這種飲料經由信徒往來流傳開,由阿拉伯傳到埃及,再傳到敘利亞、伊朗、土耳其等地。
到了十三世紀以後,阿拉伯人已懂得將生咖啡豆加以烘焙,用臼杵搗碎後,再用水熬煮,因而得到較質純的咖啡。
目前,他們飲用的尚屬最原始的煎煮湯汁,李之嘗了一口,發現甜度極低,顯然是克里麥已提前交代給了後廚。
李之極喜歡這種口味,但很快就被餐桌上轉過方向來的烤全羊被吸引了。
那隻肥嫩的羔羊,已經除去頭腳,掏空內臟,塞滿了大米飯、葡萄乾、杏仁、橄欖、松子等乾果和調料,儘管端上桌來時早已分辨不清,他仍能從香味里嗅出來。
伏辰更是食慾大開,等瓦費格剛一讓過,就下手狠狠撕下一大塊,嘴裡的吧唧聲便是一陣大作。
為掩飾尷尬,孫思邈對身旁的瓦費格問起梵文。
瓦費格漢話講得極為流利,很快就與孫思邈手沾咖啡,在桌上比比劃劃不停。
良久之後,孫思邈猛地手拍桌面,把眾人嚇了一跳。
李之卻是早已聞聽,那位瓦費格不知何故,居然對雅利安梵文熟知甚祥,某一刻讓他一時迷頓,很懷疑孫思邈之前講的,是不是這種梵文真的已經失傳千年。
隨後瓦費格的解釋,才讓他恍然大悟。
原來瓦費格自小就成了孤兒,在一很具盛名的聖寺內成長起來,那種聖寺也被稱之為禁寺。
為了保護清真寺天房,使之不受外來勢力侵犯,將四周劃為禁地,規定非穆斯林不准進入,禁地內不准狩獵殺生、鬥毆和一切邪惡異端行為,因此,聖寺有了「禁寺」之稱。
也只有這等至少存在了千年的聖寺,才具有些古遠傳承,其中世間已絕跡的雅利安梵文就是其中一種。
為何清真寺里會有佛教之物?那是因為當地是貿易路線上的一個極重要的商隊驛站,而商隊最主要成員是天竺人,久而久之,那處驛站就被作為在外謀生天竺人的第二故鄉。
天長日久,那裡的天竺人口可抵半邊天,佛教徒於是在那裡也有著強烈的需求,因而那處清真寺附近,建了一座相對簡陋很多的佛教寺廟。
這裡有個關鍵知識點,許多人誤以為佛教的發源地天竺也是佛教大國,實則佛教在那裡早就名存實亡,如今佛教徒只占天竺人口的百分之一。
不過在大唐年代,佛教徒還是很多的,但正被新婆羅門教極其迅速的寸寸擠壓。
常年遊走在外的天竺佛教中人,有有心者,怕佛教傳承就此遺失,就隨身帶在身上外出經商,因常在那座寺廟聚留,有心人為免路上遺失,將珍藏之物寄存在那裡。
但多年後,那裡發生了重大的伊斯蘭教滅佛事件,突厥貴族通過武力征服的方式,來傳播伊斯蘭教。
他們大肆燒殺搶掠,摧毀佛教寺院和天竺教廟宇,強迫異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
一部分佛教徒來不及逃生,就這樣被當地清真寺廟接納,那座禁寺就是當年的清真寺之一。
於是,一少部分佛教信徒,就把珍藏之物也悄悄帶了進去,其中就不乏懂得雅利安梵文之人。
瓦費格幼年時在那座聖寺中混得極熟,就有人把雅利安梵文,當做文字傳承交給了他。
為博得一頓溫飽,被人有條件的逼迫著學了很多的雅利安梵文字體,沒想到在他成年後就丟掉的東西,居然在數萬里之外的東土大唐見到了。
很快,瓦費格就幫著孫思邈,在那捲羊皮卷上標註出意譯,望著已經被明顯標識出來的地圖,李之隱隱覺得,這會是又一次重大機遇。
因為地圖下面很清楚的註解了,那是一個千年前歐洲著名海盜的藏寶地,那隻不知材質的鐵箱,應該就是在那處海島的某一處被發現。
既然鐵箱內有來自於東方的法寶銅壺,他認為那名海盜真正藏寶之地,應該具有更多類似物件。
孫思邈神情激奮,「這處海島就在距離我們足有兩萬里的巴哈馬群島,它位於北面無限海洋之上,三千多個島礁的其中之一,叫做特林島。沒錯,你沒聽錯,並非那種能住人的海島,而且它本身名有名字,所有航海圖上也沒有,只有這份地圖記錄著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