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時代,帝後的喪葬排場和他們活著時一樣,處處表現出他們至高無上的尊嚴和豪華,極盡驕奢淫侈。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唐代,皇帝的喪禮和登基、婚禮、壽辰一樣重要,本該由由禮部、鑾儀衛和內務司共同辦理,哪怕所耗用的錢財不計其數。
但在李顯尚未在靈柩前即皇帝位,武后這位皇后就要及時出面臨時主持。
她伸手指向一人「將鹵簿、大駕全部設齊。擇良辰吉時入殮,大殮後,將天皇大帝的梓宮放在太極宮太極殿。王、皇子、皇孫、公、公主等高級貴族人員各自回家進行齋戒,朝廷各部院大臣和官員,要到本衙門寢舍中集體住宿齋戒,不許回家。至於散閒官員,則齊集於則天門齋戒住宿。 」
待那人引命離開,武后又招前一人
「齋戒期滿以後,王以下文武官員不准作樂,禁止喪服嫁娶活動。在兩京的軍民百姓要在二十七天中摘冠纓、服素縞,一個月內不准嫁娶,一百天內不准作樂,四十九天內不准屠宰,二十七天不准搞祈禱和報祭。服未除前,文件票擬用藍筆,文件一律用藍色油墨印刷。東京城自大喪之日始,各寺、觀鳴鐘三萬次。翌日,要在宣政殿前舉行頒遺詔儀式」
此時李之已經撤身出來,皇上遺體入殮需要擇吉時良辰,入殮之後,還要不斷地舉行法事和弔唁活動。
入殮停陵需七日之後,因高宗的遺詔內容本就是他生前與武后商議後擬就「七天裝在靈柩內,皇太子在靈柩前即皇帝位。園陵制度,務以節儉。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請天后處理決斷。」
緊接著六宮鳴鐘悠悠傳起,籍此來寄以哀悼,百官皇子公主后妃等等人都要前來弔唁,這是必備的禮節,現場哭聲震天。
「皇上駕崩了?」散在貞觀殿及宮內宮外百官中,不知道誰先開口說了一句,緊接著便是齊刷刷的跪了一地,不管真情與假意,皆是放聲痛哭。
貞觀殿殿外那群禁衛軍早已提起長戟各自就位,站立在了兩側,臉上的表情除哀傷之外,還有驚愕和慌張,令他們神經繃得緊緊的,仿佛是誰一移動,就直接要了他的命一般。
此時方圓十幾里內,文武官朝均聞鳴跌下車馬,或與道邊,或自奔來路上,晡哭一時。
宮中當臨者,非時不得擅哭,各攜醫官及伎術人等,奔波在殿中內外,這些來自於禮部、鑾儀衛和內務司的當值者,一時間忙碌到兩腿發軟。
在古代封建社會,帝後活著的時候過著奢靡異常的生活,死後他們還想把這種生活繼續下去,所以把死後的一切看得事死如事生。
比如說他們生前,一般就要將自己的陵寢建好等等,其這種做法為的就是表現出他們至高無上的豪華與尊嚴。
皇帝從死到安葬耗資巨大,例如後世清代慈禧太后的葬禮辦了近一年的時間,用去白銀一百二十多萬兩,這還不算陪葬的各種珠寶珍玩,可見封建社會的皇家葬禮極盡的驕奢淫侈。
但這一切顯然已不是李之關注的了,他再一次返回到高宗身旁,臉上多了種滄桑,心裡增添了淚痕,看似麻木的表情里,在掩藏著體內靈魂的黯然神傷。
此時沒有人理會這個賜姓李姓皇族人,他也不曾混跡於跪倒在地的一眾皇親國戚內,只知呆呆地站在原地,機械地用體內真元一遍遍梳滌
,已被置換好龍袍冕服的高宗身體。
他下意識地認為,這樣可令高宗清根淨體的駕鶴西去,盡人事,聽天命,萬事終究有始有終。
在他心裡,此時逝去的不僅是一位長者,還是一位沒有血緣的親人,再也聽不見那臨危受命般的叮嚀,再也看不見那親切的身影,任憑傷心的淚眼盈盈,任憑思念的心緒飄零,驚見噩冥,令李之一時間痛心難平。
直到李之全身真元於不知不覺間消耗殆盡,一口鬱血便是脫口噴出,血染靈堂!
等他醒來已是五日後,睜眼身邊滿是關切的眼神,更有一身拽布披麻的太平公主,遠遠靠在入門處的門檻邊,在諸位夫人驚喜的呼喚聲里,她也是有一絲笑意乍現即逝,旋即便消失在外間湧來的人群里。
李之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何等狀態,眼望同樣身披孝服的眾親人,他咧嘴回以笑意「我只是體內精力耗盡了而已
第八百零五十七章 境界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