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啟明1158 > 三百零八 薛定諤的公田

三百零八 薛定諤的公田

    趙開山統治區之中,打下來的地盤是很有講究的。

    戰爭前,當地經濟生態是地主鄉紳占一部分,猛安謀克戶占一部分,官府管理之下的平民百姓自耕農占一部分。

    這種結構模式勉強維持著三方面的平衡關係。

    戰後,大家驅逐了猛安謀克戶,這部分土地就空出來了。

    而在戰亂之中,地主鄉紳和平民百姓自耕農也難免會受到一些損失,亂軍之中刀劍無眼,誰死了那也只能自認倒霉。

    於是就又空出來一部分土地。

    這兩部分土地加起來就是光復軍的戰利品。

    對於這些戰利品,最開始趙開山不曾在意該怎麼分,只是按照很原始的約定俗成來搞,誰打下來的就歸誰。

    你打下來歸你,我打下來歸我,咱們互不相欠,你繼續聽我的命令,我也不會額外給你什麼,就這樣各顧各的。

    不僅是其他部將,趙開山自己也會很愉快的帶頭搶占土地、農莊、佃戶,吃相相當兇猛。

    還不止是趙開山自己,還有趙氏家族的其餘人,也是一擁而上搶占土地。

    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吃到起義紅利的整個趙氏擁有土地數量擴張到了二十餘萬畝,佃戶數量也翻了好幾番,吃的腦滿腸肥。

    後來起義步入正軌,蘇詠霖認為這不是正常現象,認為光復軍不應該做這種土匪一樣的事情,於是勸說趙開山讓他不能這樣搞,否則遲早把光復軍帶進溝里。

    趙開山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於是在蘇詠霖的主持下,趙開山頒布了一個光復軍統治區的公田制度。

    意思很簡單,打下來的無主土地都是公田,任何人都不能隨意占有,而要在戰爭之後進行充分的統計,然後由起義領袖根據大家的戰功統一分配。

    戰功大的得到的就多,戰功小的得到的就少。

    每個立功的人每次立功所能得到的土地都是有上限的,上限過了之後就不再授予,不能無限度的疊加。


    這樣等戰功土地結算完了之後,在公田賬目上還能結餘一部分土地,這部分土地就會以戶口為單位,計算勞動力數量,授予戰爭中流離失所的平民百姓。

    給他們土地,讓他們耕種,讓他們安居樂業,免除一定時間內的賦稅,鼓勵他們從事農業生產,然後再繳納賦稅,從而成為光復軍忠實的擁躉。

    由此,就能慢慢的把光復軍統治區內的經濟秩序建立起來。

    這是蘇詠霖按照當時光復軍的實際情況為趙開山設計的一套制度,滿足了立功者的需求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底層百姓的利益,讓大家都能分到起義紅利。

    如果可以運行下去,那麼對光復軍的前進是很有意義的。

    可惜天不遂人願,這套制度剛制定完畢沒多久,蘇詠霖就和孫子義一起被趙開山排擠了,出去獨立發展了。

    於是打一開始這套制度就是徒有其表,空有一個殼子,沒有實際的內在。

    有制度,沒人願意執行,也沒人願意真正的遵守。

    誰願意對著自己動刀子,從自己身上割肉給別人吃呢?

    這種人要麼就是在搞龐氏騙局,要麼就是無產階級革命者。

    趙開山等人二者都不是,只是單純的地主,只對土地和權勢感興趣,當然不會對自己開刀。

    起義之後,趙開山對於當地的地主鄉紳們自然是秋毫無犯,對於幫忙的還要拉攏進來,大家一起分猛安謀克戶所占據的那點好處。

    底層百姓完全被忽略了,能進入軍隊當兵吃糧就已經是他們最好的待遇了。

    而且有些時候人的欲望沒有止境,打下來的公田如果數量不夠,不能填滿他們的欲望,就需要把平民百姓的土地再拿過來一部分,用以滿足他們自己的欲望。

    反正他們的思想很陳舊,我打下來的地盤,當然我說了算,一切都是我說了算。

    這其中使用的手段就不好說了。

    趙開山本身需要地方勢力在這種利益驅使下產生的對他個人的效忠,用以擴大勢力,擴大兵力,所以對這種情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在乎。

    於是公田制度下



三百零八 薛定諤的公田  
御炎推薦:  蘭芳  東漢末年梟雄志  靖康雪  明之光  嘉靖攻略  萬曆1592  貞觀攻略  
隨機推薦:  我的諜戰歲月  別讓玉鼎再收徒了  魔武靈合  西遊: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我有一座隨身農場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啟明1158"
360搜"啟明1158"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