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部族就是需要打,打一頓之後什麼都好說了。
薛仁貴帶著一千府兵在遼東跑了四天,山里打雷也打了四天,四天後薛仁貴的一千人就變成了六千多人。
這多出來的五千人可不是什麼部族之人。
這五千多人都是拖家帶口生活在林子裡面的「自由人」,也是所謂的「野人」,各族都不容的可憐人。
他們七八個十幾個生活在一起,在遼東靠著打獵為生。
沒有部族,日子清苦,雖然也多了很多的自由,但一旦有個頭疼腦熱,一旦有部族對他們出手。
他們要麼死,要麼成為最卑微的奴隸。
他們偶爾也會走出來,換取了生活所需要的粗鹽之後就會躲起來,等到上次換取的鹽巴沒有了就會再出來。
鹽巴就是繩索,能一下套走他們所有的勞動成果。
他們的「勞動成果」如果拿到長安,每個人都能過上富家翁的日子,獸皮、草藥:人參,這些在長安都是上品。
他們就如這松林間的小松鼠一樣,偶爾能看到他們,但要想抓住他們的時候卻又消失不見了。
這些人其實大多數都是隋朝打高句麗時候的逃兵,他們回不去了,就在這裡落腳了,和這裡的女子結親。
如同孤魂野鬼一樣在這裡遊蕩。
在這裡,在這些部族眼裡,漢人不可信,漢人都是劊子手,隋煬帝率領的漢人給這塊土地上的人造成了無法磨滅的苦難。
他們之所以出來不是因為他們曾經是漢族百姓就心向大唐。
也不是薛仁貴率領的這一千人是仁義之師,王霸之氣讓他們臣服。
最根本的原因是那群孩子,顏白收養的那群孩子。
別看他們就是一群孩子,可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在這群人眼裡就是風向標。
擱在往年,若是哪個部族收留了這些孩子,那這個部族的首領一定是好說話的,不會輕易的殺人。
他們這些人就會默默的記著這個部族的位置,就會把打獵得來的皮子拿去找收留孩子的這個部族用來交換物資。
一直等到這個部族被吞併或者被滅族。
然後他們就會用這種法子去找下一個可以信任的部族,這些人和這些部族的關係就像是鱷魚和鱷魚鳥的關係一樣。
相輔相成,相互幫助。
如今是個人都看的出來遼水對面蓋牟城的高句麗人異動頻繁,遼東的這些大部族也在悄無聲息的聚攏部族的青壯。
這是要打仗的預兆。
戰亂一起,最可憐的不是那些部族,而是這些獨自在山裡討生活的「野人」,戰亂起,他們就真的變成了野人了。
他們看清楚了這些。
所以,在這個抉擇的時刻,他們選擇了大唐,因為,大唐對孩子好,這點最讓他們放心,他們願意賭一把。
顏白看到這五千多人心裡是極其的開心。
從此刻起,他這個遼東郡大都督總算是治下有人了,不再是一眼望去就把治下看的一清二楚了,也不再是巴掌大的這點營地了。
治下終於可以安排縣令了。
於是,顏白開始編民入戶,獨孤漸明、劉遠開、徐永良、康石、狄仁傑都成為了縣令,每人治下一千多人。
人數雖多,但是細細算了下來也只二百餘戶。
為了表達大唐的誠意,顏白制定了五年不收賦稅的承諾。
並且顏白開展了「打土豪,分土地」的活動,作為今後大唐政策的持久方針,顏白就是要在所有人的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人無恆產,必無恆心。
這顆種子只要種下,只要他們開墾出來的土地里長出了莊稼糧食,那這塊土地就是他們的私產。
這塊私產是大唐認可的田產,也就只有大唐認。
所以,他們想要擁有它,就必須先擁抱大唐,但那些部族可不會認可這些東西,他們只會破壞,只會搶奪。
如此一來,大唐才會在這裡站穩腳跟,才會獲得擁護,他們才會奮力的保護自己的田產,保護自己得之不易的生活。
第 82章 前隋朝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