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的故鄉距離洛陽不遠,李神軌在護送父親的棺材回鄉安葬之後,並沒有在家鄉守孝,而是馬不停蹄的跟著蘇澤安排的使者一同向潼關而去。
李神軌衣不解帶,從老家一路上奔跑到了潼關,在亮明身份後,他得到了潼關守將的熱情招待。
因為潼關守將李申,是李崇的舊部。
當年蕭衍曾經派遣游擊將軍趙祖悅襲擊並占據西硤石,然後趙祖悅修築外城,逼迫淮水沿岸的百姓遷入城內。
李崇受命出征,分遣諸將與各路梁軍對峙,秘密裝備兩百餘艘船艦,教習士兵水戰,以等待梁軍。
李崇派李申乘鬥艦百餘艘,沿淮進擊,與李平、崔亮合攻硤石,李申的水軍攻克硤石東北外城,趙祖悅戰敗投降。
此戰後,李崇臥虎之名響徹南北。
李崇多次推薦李申,但因為李申是武人出身,門第低微,始終得不到朝堂的重用。
當李崇已經是驃騎大將軍的時候,李申還在外兜兜轉轉,做著州郡別將的職位,一直在大魏各個偏遠的邊州漂泊做官。
後來李崇出征柔然歸來,又想起了這位舊部,請表他為潼關守將,這才算是讓他在京畿地區安定了下來。
李神軌知道這位跟隨父親南征北戰的老將,見到李神軌後,李申大聲痛哭道:
「軍令在身,不能去洛陽為老將軍扶棺,真乃其生大憾啊!」
緊接著李申對著李崇的家鄉方向跪下,重重的磕了好幾個頭。
李神軌也見過這位父親的舊部,只是沒想到李申竟然對父親這麼尊重,這下子對蘇算交代自己的事情,又多了幾分把握。
將李神軌迎接到了內堂。
這些日子,從洛陽去往關中的貴人不少,李申對李神軌出現在這裡的原因也是心知肚明,他主動指路說道:
「少將軍過了潼關就入關中了,自從高平郡公占了華州後,治安好了很多,少將軍只要一路向北,就能抵達永樂城了。」
李神軌看向李申,拉著他的手說道:
「我阿爺在時,對我和兄長誇讚過的將領屈指可數,每年念叨得最多的就是李將軍了。」
李申有些受寵若驚,李神軌繼續說道:
「阿爺還常說,是朝堂有負將軍啊。」
聽到這裡,李申也有些老淚縱橫。
他已經五十多歲了,這個年紀已經沒辦法參與太激烈的戰役了。
潼關守將這個位置,在關中動亂起來之前,就是個養老的位置。
後來關中動亂,潼關好歹有了一些戰略價值,但是官品依然不高。
李申這個人素來也是任勞任怨,雖然在華州落入胡琛手中的時候,潼關也面臨過巨大的壓力,但是他也沒有向朝堂抱怨,在朝堂上也沒什麼人幫他說話,所以一直都在潼關做守將。
李神軌也是擅長察言觀色的,他對著李申說道:
「李老將軍,我聽說蒲津渡的守將也是我阿爺的舊部,和您也是舊交,請他也來潼關敘敘舊?」
如果是在朝堂權威還在的時候,這樣的要求肯定會被斷然拒絕。
險關要津的守將,都是肩負了重要的軍事使命的,根本不可能擅離職守。
但是如今的天下動亂,朝堂的法度鬆弛,有守將乾脆做起了買賣,甚至攔路做起了劫匪,朝堂也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只是邀請距離潼關不遠的蒲津渡守將過來做客,在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是什麼事情。
蒲州,作為關中的側門,位居潼關背後,被人稱為「河東、河北陸道進入關中之第一鎖鑰」。
黃河上的渡口眾多,但是能夠讓大軍行進的渡口,蒲津渡就是最有名的一個。
永樂城對面的龍門渡,雖然也能行船,但是龍門渡所在的地帶是黃河剛剛拐彎的地區,水流湍急,只能通行商船,如果要軍隊大量通行太不方便了。
三國時期,曹操攻打關中的時候,就是佯攻潼關,然後從蒲津渡渡河進入關中,最後擊敗了當時割據關中的馬超軍。
西晉末年,前趙末帝劉曜同樣過蒲津擊長安,最終俘虜晉愍帝。
第380章 潼關和蒲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