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稚的名氣在歷史上一般,不過他有一個曾孫名叫長孫晟,而這個長孫晟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叫做長孫無忌,女兒叫做文德皇后,也就是李世民的皇后。
爾朱榮又說道:「這長孫稚和侯剛是親家,他女兒長孫氏就是嫁給侯淵的。如今侯淵身死,侯剛被降為秦州兵,長孫氏一直在喊冤,說自己丈夫沒有領導羽林之變。」
蘇澤沒有說話,當日羽林之變,給侯淵紅袍加身,用他做靶子領導禁軍,這事情蘇澤做的極為隱蔽,就連陳留公主都沒看出他的手筆。
而蘇澤也從沒有上門找過侯家父子報仇,按理說自己在這件事中摘得很乾淨。
江陽王元乂和侯剛也是親戚,就連他也沒有懷疑自己。
爾朱榮說道:「死了丈夫,還是涉及到如此大案,以長孫家的能量自然可以幫助女兒脫罪,本來將長孫氏接回家中,等幾年風頭過去再嫁就是了。」
「可那長孫氏始終不肯歸家,還說要給丈夫守節,長孫將軍只能給女兒求了赦免令。但是長孫氏還是不肯歸家,還到處說自己丈夫是被義弟你下蠱,才做出那樣的事情。」
蘇澤一驚,下蠱?雖然長孫氏的說法有些荒謬,但真的說出了部分真相,這女人難道是掌握了什麼證據?
爾朱榮說道:「可江陽王也親自問過長孫氏,她也說不出什麼東西,只是說在羽林之變中義弟你騰雲而起,軍中和你相好的舊部都得了好處,肯定是伱從中計劃的。」
蘇澤鬆了一口氣,原來只是胡亂攀咬,也對,如果這個長孫氏真的有什麼證據,也不會留到現在了,她攀咬蘇澤,一方面是氣不過丈夫被誅殺但是蘇澤卻得利,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女人的直覺。
爾朱榮說道:「義弟你剛立大功,正是遭人嫉妒的時候,為兄只是提醒你,以後遇到長孫家的人,儘量還是避一避,不要鬧出事端來。」
蘇澤點點頭,爾朱榮自然是好意,長孫稚長期鎮守南線,權勢不小,又是元乂舉薦的嫡系,在江陽王集團內部的份量也是要比蘇澤重的多。
大家都是奸臣麾下,也有個親疏遠近,所以和長孫家起衝突,肯定是蘇澤吃虧。
蘇澤只能感慨自己穿越在這個時代,門閥大族相互結親,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共同體,普通人再努力,也很難爬出門閥的桎梏。
不過幸運的是這個時代的門閥,也和東晉末期一樣開始鬆動,只要等到天下亂起來,北魏這些無能的門閥子弟就會被摧枯拉朽的掃進歷史垃圾堆。
蘇澤接受了爾朱榮的善意,從他的府中離開後,天色已經晚了,蘇澤向公主府走去,他要將妹妹和亞父從公主府接回去,要不然總是住在陳留公主府上也不是個事兒。
——
洛陽城中,丹陽公蕭寶夤的府上,府主簿蘇亮相陪,蕭寶夤正在和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飲酒。
被蕭寶夤奉為上賓的,是如今大魏金紫光祿大夫崔延伯。
這崔延伯出自清河崔氏,可偏偏以力勇壯聞名,兼有謀略,走的是當今世家子弟很少走的武將路線,還是那種猛將路線。
早年在蕭寶夤南征的時候,就和崔延伯多有交往,這崔延伯也同樣是南齊降臣,和蕭寶夤也算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頗有些心心相惜的味道。
當年梁武帝築浮山堰,胡太后曾經召喚前線的將領返回洛陽詢問對策,就召見了崔延伯與楊大眼。
胡太后讓二人各出一計。
楊大眼說:「水陸二道一同進攻,將往無不克。」
崔延伯不同意楊大眼的觀點,說:「淮水南北兩岸都各有水道密布,陸軍難以行進,按照的建議,請朝廷給一年的時間訓練水軍,到時如果有預料不到的狀況,就可立刻調集水軍,如此將無往不勝。」
胡太后讚賞崔延伯的觀點並批准了崔延伯的建議,後來北魏果然在浮山堰之戰中獲勝。
本來因為在浮山堰之戰的功勞,崔延伯被遷為安北將軍、并州刺史,這傢伙到了并州任上貪污無度,搞得整個并州民不聊生,被執政的清河王元懌彈劾,最後被胡太后解除了官職,返回洛陽擔任金紫光祿大夫這個榮譽性的職位。
也因為這件事,崔延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