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家村,林東來的善舉如同溫暖的陽光,灑在了每一個村民的心上。
村民們平日裡辛勤勞作,上山采野木耳蘑菇,或是精心飼養家禽。
這些都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們換取生活所需的重要資源。
林東來讓大舅幫代收村里所有食材,這事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了。
村民們帶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來到林東來這裡,大舅總是熱情地迎接他們。
無論村民帶來的是一小袋野木耳,還是幾隻活蹦亂跳的家禽,大舅都會照單全收,從不挑三揀四。
而且,林東來給的價格總是比別的採購員高,這讓村民們感到格外驚喜和欣慰。
一段時間後,大夥心裡清楚,別的採購員往往會壓低價格,只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
而林東來不同,他真正關心村民們的生活,希望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好的回報。
這種真誠和善良,讓村民們對林東來充滿了感激之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村里再也沒有別的採購員過來了。
大家都知道,別的地方出的價格不怎麼樣,而林東來這裡不僅價格公道,還充滿了人情味。
村民們紛紛傳頌著林東來的好,把他當成了自己的恩人。
當林東來和大舅說出他想回村里蓋房的事後,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村里傳開。
然而,與預想中可能出現的爭議不同,村里一個反對的人都沒有。
在大舅的幫助下,他們請了村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去林母留下的那塊地幫忙規劃。
老師傅在那塊地上走了幾個來回,嘴裡念叨著,手上比劃著,然後對他們說:
「這塊地啊,地勢平坦,風水也好,蓋房的話可以坐北朝南,這樣冬暖夏涼。」
林東來和曉萱認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頭。
幾人坐在一塊,很快就敲定了動工的日子。
接下來就是準備建築材料了,這些都是非常瑣碎煩人的事情。
俗話說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老師傅是大舅的老朋友,林東秋和曉萱簡單商量後,一致認為將蓋房這事全權委託他來辦。
於是將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交代好後,這事就落到了老師傅的頭上。
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村民們也紛紛伸出了援手。
有人知道他們要蓋房,主動送來了自家多餘的工具,有人則利用閒暇時間來幫忙搬運材料。
一位大爺笑著對他們說:「你們能回來蓋房,這是好事啊!咱們村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
終於,材料準備齊全,蓋房工程正式開始。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工地上,工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
砌牆的工人手法嫻熟,一塊塊磚石在他們手中像是有了生命,整齊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堅固的牆壁。
木工們則在一旁精心打造著房梁和門窗,鋸木頭的聲音、敲釘子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像唱歌似的。
由於將蓋房這事交給了老師傅幫管著,林東來和曉萱只在周末的時候回到張家村看看。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很順利地進行著。
一個月後,房子的框架逐漸完成,開始進行內部裝修。
老師傅找來了一些較為平整的石板,仔細地鋪設在地面上,力求做到無縫銜接。
石板雖然沒有現代地磚的光滑亮麗,但卻給人一種質樸而堅實的感覺。
牆面則用石灰水進行粉刷了好幾遍,雪白的石灰水讓房間瞬間明亮起來。
木工們繼續忙碌著,為門窗安裝上精緻的雕花。
房間裡的家具大多是由村裡的木匠手工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