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風景秀麗,自古以雄、奇、險、秀聞名。山中遍布山峰、壑谷、岩洞、瀑布,其中又以瀑布最為著名,像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一百五十米。
廬山北臨長江,東靠鄱陽湖,氣候溫適,冬暖夏涼,空氣濕潤。優越的自然環境,養育著各種各樣的奇珍異獸。山中靈泉遍布,山谷中溪水潺潺,滋潤萬物,蘊育了很多靈草仙藥,奇花異果。
當然了,更加少不了這個世界的主宰——人。
廬山周邊分布著數量眾多的村鎮城廓,善良的人們居住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由於便利的水利交通條件,來自四面八方的商人、走卒,帶來外地產的各種貨物,再把當地的特產帶到其他地方,完成商品的流通過程。使得當地人對外界的各種變化,都能比較快的了解的。
經濟上發達,帶來的是文化的繁榮。在廬山周遭方圓百里,大大小小的學院遍布。這些學院多座落在很多風景優美,交通便利的山林深處。動輒上百年的歷史,少數更是存在了上千年之久。
學院中的前輩宿老,很多都是名動一時,縱橫一域內的至強高手。除身具驚世神功,兼文韜武略、八卦五行、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傳說大山深處更是有神仙存在。
百年來,由於社會動盪,私學之風盛行,漸漸繁榮,學術交流很活躍,推動了教育普及。尊師風流行,收徒傳教,蔚然成風。
優勝劣汰,永遠是人類世界生存的法則。最盛時有上百家學院,慢慢的隨著時間流逝,有的銷聲匿跡,或合併,或消亡。到隋朝建國後,僅剩下了寥寥數家,規模較大,門人弟子數量較多。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重陽這天一般會出遊賞秋、登高遠眺、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同時也是中國傳統祭祀節日。
隋大業十年,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節。
廬山主峰大漢陽峰上,聚集著上百人的隊伍。從衣著上可以看出,是兩家人聚在一起舉行拜祭,祭祀天地。
主持儀式的,是廬山東北獅子山臨江禪院的院長,了峰禪師,年齡已逾古稀,鶴髮童顏。
隨著了峰禪師的吆喝,兩支隊伍按照長幼尊卑的順序,齊刷刷的跪在了這片平台上,在長聲的吆喝中,三拜九叩,完成大禮。
禮畢,所有人站起。兩支隊伍自覺向兩邊散開,中間頓時空出。
了峰禪師抱拳向兩邊拱了拱手,衝著人群後邊順道:「開席!」
隨著話音未落,立即從隊伍最後端,各跑出十幾名精壯的大漢,兩人一組,從祭台兩邊搬出了一些石桌石凳來,足有二十幾張。就在祭台下首,依次擺開。又從食盒中取出了各種佳肴珍果,裝上瓷盤,擺在石桌上。有人快速擺好酒碗竹筷,酒壺酒杯。最後搬來成壇的美酒,放在桌旁。
功夫不大,一應備齊。二十幾名大漢退到了一邊,垂手侍立。
老人右手一揮,作出一請的姿勢,笑道:「各位,請入席吧。」
兩邊各有一年長者,向著老人抱拳,齊道:「多謝!」
然後率先在前排的一張石桌前就坐,其他人不待安排,自行選擇石桌,靠著長者後排坐下。
了峰禪師看著一名黑衣漢子,說道:「胡總管,留下幾個照應,其他的弟兄都輪流去喝一杯。」
大漢中一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應了一聲「是」。然後留下八人,其他人聚到一邊,取出了帶來的大油布鋪到地上,拿出佳肴酒水一應器具,自行飲酒不提。
老人在最中間一張石桌上落座,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向著兩邊打了個招呼,高聲道:「各位,今日重九,別的先不說,讓我們先共飲此杯。請!」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其他人依言也端起面前的酒杯,面向老者將酒飲下。
把酒杯斟滿,老人稍頓了一頓,嘆道:「如今多事之秋,看當下時局,恐怕不出數年,天下將生大亂。百姓又將陷於水火之中,流離失所。戰亂紛爭,生靈塗炭,又有多少人能夠躲過這一劫啊。今日我等能聚於此地,賞秋色,飲菊花佳釀,皆為上天所賜。來,共飲第二杯,謝上蒼神靈佑護!」說完,端起酒杯仰頭飲下。
眾人再次端杯飲下。
老者斟滿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