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既然敢讓岳飛帶兵前往河套,既然敢擺駕在瀋州耀武揚威,自然有所依仗!
他讓趙英取來的甲冑,乃是大宋廣備攻城作最新打造的水力鍛造的板甲。讀字閣 www.duzige.com
相對於大量細小金屬環製成的鎖甲和小金屬片製成的鱗甲、札甲而言,板甲的防禦力自然是更上一個大的台階!
之前趙桓交給岳飛的板甲配件,由籠手、護膝、護腿和大型的護心鏡製作,而這些精鋼製作的板甲配件,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甚至製造了岳飛金翅大鵬的美名。
而趙桓手中的這套板甲,自然是由廣備軍器監製作的新型防具。
板甲的防護力在同等重量下,遠遠優於其他鐵甲,而其靈活性,也是其他鐵甲所不能媲美的。
大宋的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構成,重量高達58宋斤,大約相當於現在的70斤的重量。
即使弩手、較為輕便也高達66斤,而槍手和騎卒皆為70斤的重量。
這樣的重量給軍卒的安全帶來了保障,也給機動力和後勤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大宋缺鐵、缺馬導致的戰略被動和機動力的差距,將會在板甲發明之後,將再無此方面的擔憂。
紹興十一年的柘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岳飛已經被調為了樞密副使,遠離了岳家軍團,但是柘皋戰役中,大宋大獲全勝。
但是因為宋軍身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導致體力消耗巨大,因此即使柘皋戰役大勝,也未能全殲潰不成軍的金兵。
趙構正是在柘皋戰役大捷,大宋節節勝利的情況下,選擇了和金人議和,這個操作,趙桓實屬沒看懂。
同樣,現在的大宋也面對了這樣的窘境,趙桓在遼陽打了一場殲滅戰,意圖全殲遼陽金軍。
可是金人渡河之後,上馬直接開溜,岳飛也只能看著金人騎卒踩出來的煙塵,無可奈何。
大宋缺馬、缺鐵,導致的戰略被動是綜合性的,趙桓不斷的改良著大宋的這兩種窘境,不管是馳道還是軍馬場,還是在上京路的種種政策,都在補齊這兩個短板。
而板甲的出現,是補上這兩種窘境的一塊補丁罷了。
大宋缺甲,五營百副小全甲的窘境,是在趙佶登基二十六年,武備松持導致,之前的大宋的披甲率還是極為優秀。
大宋鬧錢荒,趙佶覺得鎧甲放著也是浪費,好多甲冑被熔鑄為錢。
這是趙佶的誤國。
大宋缺甲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不管是鎖子甲還是鱗甲、札甲,由於其構成要件小鐵圈、甲片等等鐵件太小,加工極其繁瑣,不僅耗費人力,而且也難以加工強化。
小鐵件鍛造,對鐵料的要求極高,大宋境內的鐵料,根本不能滿足板甲的製作。
鑄造大型弧形金屬材料技術的突破,導致一體化的板甲的製作工期,也遠小於札甲的製作。
而板甲的威力,在正常的歷史線里,也被證明。
從1337年開始,到1453年的結束,英國和法國在歐羅巴展開了長達一百年的戰爭,而這場英法百年戰爭中,在前期幾個階段,英吉利的長弓兵吊打歐洲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