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士沒有想到,他最為「寵愛」的義子,居然在最危難的時刻「棄」他而去。額,如果他本來不想著拿王虎去頂罪的話,王虎或許也不會做得這麼絕。
那名心腹小心翼翼地說道:「家主,王虎的出逃,定是出自王昰的授意。如果不是這個白衣秀才,王虎這個沒有城府之人,怎麼看得出家主的用意?我們也曾到過王昰的家中,發現他的妻兒家眷都不見了,可見此人必定是狼子野心,對我王家早就有所企圖……」
王元士聽了,也是氣惱異常。奈何這王昰是他親自從遠房親戚之中選中做幕僚的,看中的不過是他的計謀。這王昰乃是一個落第秀才,舉業屢試不中,一氣之下也就不再科考了,自甘墮落成了王元士的幕僚。因其心胸狹隘,還入了從波斯胡人那裡傳來的摩尼教。
大順也同歷史上的宋朝那般,對於讀書人都稱作秀才。因大順立朝之初,曾在科舉中設下秀才科,後來因為科目繁多才廢除秀才科。但自那以後,秀才開始習慣地成了讀書人的通稱。待得科舉取士形成規範,各府向朝廷貢舉人才應禮部會試,先進行選拔考試,稱之為州試,或稱解試;州試通過了之後,便是貢試,在禮部貢院舉行,又稱省試;最後才是殿試,確定你中不中士。其中凡應舉選拔考試,以爭取舉薦的,都稱為秀才。
這心腹稱王昰為白衣秀才,既為不第秀才,有輕蔑的意思,指他覓舉未成,在選拔考試中名落孫山。大順的秀才名銜,無須經過考試取得,這與許多人熟知的明清時期的科舉不同。正史上明清時候的秀才得來不易,必須通過幾重考試關隘才可,而且秀才最後也不一定能夠應舉。
其實秀才的稱呼,在漢代已經有了。只不過那時候的用的是察舉制。由地方官府考察和推舉人才,即為察舉。漢武帝時元封四年,命公卿、諸州每年各舉薦秀才一名,意為優秀人才。東漢因避光武帝名諱。才改稱茂才。三國曹魏時沿襲察舉,復改稱秀才。
大順立朝之初設立秀才科,目的也是為了所取之士皆為優秀人才之意。奈何大順的科舉名目繁多,除了進士科之外,還有五經科、三史科、三禮科、三傳科、明經科、明法科、明字科等等。現在再加上陸承啟設置的算學科,已經多達九個科目了。如果再加上一個秀才科,那科考的人數就太多了,題目又不統一,給閱卷帶來的一定的難度。為了節省工作時間,能刪減的就刪減吧,反正秀才科和進士科也沒差什麼。
王元士自是知道王昰的底細的,不然他也不敢用。只是他未曾想到,王昰屢試不中之後,性情會變得如此偏激。甚至還加入了摩尼教。
摩尼教自前朝傳入中原,又稱為明教。發展的時候混合有道教、佛教、白蓮教等成分。這些摩尼教教徒往往尊張角為教祖,敬摩尼(或譯作「牟尼」)為光明之神,並崇拜日月。教徒服色尚白,提倡素食、戒酒、裸葬;講究團結互助,稱為一家,認為世上光明力量終必戰勝黑暗力量。
王昰因屢試不中,性情越發乖張。偶然的時候,見識到了摩尼教的教義,便心生歹念。處心積慮進入摩尼教之後。大勢收買人心,培植心腹,逐漸穩固自己的勢力,成為了實際上的摩尼教教主。
王昰收編了摩尼教教徒之後。又將教義被簡明地歸納為「清淨、光明、大力、智慧」八個字。教眾中有農民、秀才、吏員、兵卒、綠林好漢、江洋大盜、武林俊彥等。教徒白衣烏帽,秘密結社,共同尊奉明使為教內尊神。因為處於秘密結社狀態,為了避人耳目,免遭官府的查禁,於是教名也有了多種別稱。除浙江稱摩尼教、福建稱明教外,淮南稱「二檜子」,江東稱「四果」,江西稱「金剛禪」,福建又稱「揭諦齋」等。名號多種多樣,但教義卻深入人心,逐漸彌合了摩尼教內部。
王元士只是知道王昰的過往,卻不知道王昰正在做的事情。自從有了摩尼教為根基之後,王昰的野心大漲。自認為是皇帝第一,他第二的角色。偏生這個身份又不能曝光,一旦曝光,他立時便有性命之危。他時常以此苦惱,恨不得取大順而代之。曾言:「豎子無能,焉敢占據寶位?」野心可見一斑。
這一次教唆王元士,也是王昰不甘寂寞的表現。他的算盤便是,若王家事成,待得王元士控制不住事情走向的時候,他號召百萬摩尼教教徒揭竿而起,那時候便能一舉取得天下
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