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阿敏和莽古爾泰聯名上書的移民實邊奏章,崇禎皇帝大筆一揮就批了一個準字。
崇禎皇帝批准了之後,這份奏章就被轉到了內閣和戶部。
因為內閣和戶部也早就看過這份奏章,所以對於崇禎皇帝會批准根本就沒有感到一點兒的意外,甚至於戶部已經提前準備好了要遷移百姓的範圍。
兩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這些地方不是又遭大旱和蝗蟲了麼,直接就從這些地方選唄。
至於怎麼讓這幾個地方的老百姓去朵甘思和烏思藏那種地方也很簡單,畢竟前面遷移百姓們去遼東和呂宋等地,也算是有了成熟可靠的套路。
首先就是利誘,每個人給十兩銀子的安家費你去不去?連還在肚子裡的都算,照樣給十兩,一家幾口人就是一輩子都掙不到的幾十兩銀子,去不去?
而且一路上吃住全免,到了有現成的房子給住,種子和耕牛農具什麼的也不用擔心,官府一手全包了,動心沒?
至於安全問題,大傢伙兒也不用擔心,一路上跟著你們去的肯定有衛所士卒,他們跟你們一樣,到了之後也是耕種,順便還能教大傢伙兒家裡的漢子們學習怎麼砍人。
這麼好的條件,這麼好的機會,心動就要行動,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當然,就算是這樣兒也沒有什麼鳥用這麼大的大明朝,肯定會有人去,但是更多的人根本就不想去。
反正就算是遭了災也有官府管著,餓不死的情況下誰願意去?
至於說官府放任天災不去救濟,以此逼著老百姓們遷去朵甘思和烏思藏?
還真就沒有哪個地方官敢這麼幹!
先不說錦衣衛會不會把這種行為暗中上報給崇禎皇帝,然後導致自己的腦袋被砍,光是京察下來的時候就足夠要命了。
而且一要就是全家的腦袋!
但是沒關係,內閣和戶部的大佬們早就想到了這種可能之前移民去遼東的時候不也是一個鳥樣兒,主動響應的沒幾個,最後鬧到了強制遷移。
乾脆,這回也如法炮製算了。
百姓們願意去的,自然是好處多多,實在是不願意去的,雖然好處也不會少了誰的,但是說不得就會用上強制手段了!
強遷了解一下?
被打扮成自己都不認識自己的崇禎皇帝一襲白袍,出現在良鄉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種情況。
眼前一條長龍明顯就是在行軍,不時的傳來人群中的哭喊聲和官吏們的喝斥聲。
當然,哭喊是沒有用的,就算是再怎麼哭再怎麼喊,能斗得過如狼似虎的官差?
不至於拔刀子砍人,但是挨揍卻是少不了的。
崇禎皇帝站在路邊看了半晌,才向著離自己不遠處的一個老者問道:「這是咋了?」
老者搖搖頭,嘆息道:「哎,官府移民實邊,要遷這裡的百姓去朵甘思和烏思藏,這不是這許多人不願意去麼?」
崇禎皇帝擺出一副好奇的樣子問道:「聽說官府按人頭給十兩銀子,怎麼這許多人都不願意?」
老者白了崇禎皇帝一眼道:「願意自然是有人願意的,畢竟現在的官府跟以前不一樣,一家幾十兩的銀子沒人敢剋扣。
但是這裡跟別處能一樣麼?這兒是京城,天子腳下,首善之地,莫名其妙的被征去了朵甘思和烏思藏,誰又甘心了?」
崇禎皇帝啞然。
不願意去是肯定的,但是都不願意去,那朵甘思和烏思藏怎麼辦?扔了?
去他娘的,朕又不是蟎清的那些敗家仔,割起地來不心疼,這每一寸的江山都是我大明的,扔了不得心疼死!
算了算了,朕現在是大明的皇帝,為了這江山和大明還有這千千萬萬的百姓們考慮,強制遷移就強制遷移吧。
反正該給的補償沒少了他們的就是。
從理論上來說,崇禎皇帝給的補償確實不算少。
不算其他的,光是按人頭十兩銀子,而不是按戶十兩銀子就已經很多了這年頭的物價是以文為單位,而不是以貫為單位的。
過了半晌之後,崇禎皇帝才好奇的問道:「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