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唐寧街十號,居住著工黨的首相,教授出身的克萊門特·艾德禮。及其工黨上台執政後,決計開始推行大英帝國的非殖民化計劃。
其親手毀掉了英國人用三百年時間建立起來的殖民帝國,所為的僅僅只是——讓英國人結束貧窮的日子。
為此,他們可以解散陸軍,可以把皇家海軍的軍艦的報廢,可以但事實上,在戰爭結束第四個年頭,英國人的生活不僅沒有得到提高,甚至相比戰爭期間還下降了。
曾幾何時,帝國分布在各地的原材料源源不斷地運往英國,英國人享用著世界上最充沛的物資,而遍布世界各地的領地為其工業產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貿易市場。
現在,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對於艾德禮等人來說,他們所需要不是浩浩蕩蕩的皇家海軍以及廣闊的殖民地,在未來會給英國經濟恢復帶來何等的好處,他們所需要的僅僅只是讓英國人看到,他們為了英國民眾的福祉,甚至不惜拆除了皇家海軍的軍艦。」
坐在艾德禮的辦公室中,聽著他在那裡侃侃而談著「去殖民化」為世界大勢所趨的演講,李國仁想起了陛下對這傢伙的評價,艾德禮如此,其它的工黨政客同樣也是如此。
他們所關心的從來不是大英帝國,而是個人的權力。為了獲得權力,他們不惜去犧牲國家的長遠利益,這就是所謂的政客,他們的眼裡什麼都沒有,眼前的個人政治利益更重要。
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說的就是這些人。
聯繫在幾年前,他們「勒索」走婆羅洲時,曾經對荷蘭提出的要求,作為其半個宗主國,艾德禮認為英國有必要插手這件事。
無懈可擊!
「南洋與荷蘭,都是獨立國家,大臣閣下,我想我們之間無論達成任何協議,其它國家的干涉都不會阻止我們之間的條約。」
正想把命運交給當地人時,艾德禮才想起來,那裡壓根就沒有多少當地人。
艾德禮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根據可靠的情報,在李國仁抵達倫敦後,他就與荷蘭人進行了一些接觸,而在聯合國通過決議,要求荷蘭撤軍後,他們雙方的接觸就更加頻繁了。
甚至他又想到丘吉爾對他的貶低:
「作一個在東南亞存在有特殊利益的國家,英國有義務提醒相關各國,不要輕易發生可能引起後患的變動。」
在過去幾年中,他們向婆羅洲移民了2000萬人,至於土著人,甚至還不到其總人口的10%——即便是這個數字里,那些土著人統計中還包括戰前的華裔移民。
「就是一位典型的平庸之輩。」
接著,貝文又說道。
面對李國仁的反擊,艾德禮還沒想好如何回答時,一旁的外交大臣貝文則說道。
李國仁的回答讓艾德禮只覺得頭皮一麻,他差點忘記了——婆羅洲有三個國家!
不對,是兩個國家,一家公司!
英國和南洋之間只有普通的外交關係!那怕明知道這三家實際上是一家,那又怎麼樣,對方現在搖身一變成了南洋的外交總長了,
「首相先生,您口口聲聲說,去殖民化是國際大勢,那麼為什麼要粗暴的插手南洋的內政呢?」
好吧,憑藉著人口,他們已經徹底征服了婆羅洲,嗯,在國會的演講上,也可以用這個例子——如果印度不獨立,那麼未來英國將會充斥著印度人,甚至就連英國的首相也會由印度人擔任!
「所以,我們認為,在你們應該順應歷史的發展,不應該對荷屬東印度持有過多的想像。」
「首相先生,儘管英國在北婆羅洲以及沙撈越享有特殊地位,但是我認為英國對南洋內政的指責,是沒有任何依據,也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南洋共和國作為一個獨立的且是聯合國成員國的國家,有權與任何國家,簽署任何條約,而不受其它任何國家干涉!」
「所以,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不僅將會放棄海峽殖民地,也會取消北婆羅洲公司的特許以及與沙撈越之間的條約,我們認為」
「英國不支持南洋向東進行任何領土擴張,無論是以任何一種形式。」
收到李國仁從倫
第393章 其實,我們也是殖民者啊(第四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