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這股子聲音越來越大的時候,皇宮中也傳來了消息,說是皇后沈敏發聲了,表示聽說了這件事情很憤慨。
誰也不知道這個消息的真假,但大家都寧願相信是真的。如此越來越多的指責之聲出現,最後不少人還來到了這位大儒的府邸之外,聯合出聲斥責。最終引得這位大儒不僅公開的道歉,且還被迫離開了原本所住的地方,去了更為偏遠的地方居住。
這件事情看似是一個特例,但不乏一些聰明之人做了聯想。一時間就很難再看到有什麼反對唐傲之聲的出現。畢竟相比於用批評來證明自已高大的事情,遠比不上被人盯上了,受到了利益損失更加重要。
如此,大華上下一心的局面出現。與之相比的卻是南越的各種置疑的議論之聲。
很早之前,或是說直到現在,南越都是向大乾稱臣的。
雖然只是表面的稱臣,並不阻礙他們施行自已的政策。但畢竟名義上是如此,這也充分的說明了,在南越,很多人是尊重和高看大乾人一眼,而自已內心中是有些卑微的。
這樣的心理狀態之下,突然間得知以前的大乾,現在的大華要出兵征討他們,很多人內心中變得慌亂起來,紛紛來到南越王宮尋因問計。
對於這些人的到來,南越王黎勇力自然是盡力安撫,並一再保證,這一次是大華在針對他們,而非是他們有意的挑釁。還說即便是大華打來了,憑著他們的地理環境和氣候,也不拒任何的來敵。
安撫的事情做了不少,但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效果。或許在很多南越臣子的眼中,大乾或是大華占據著中原之地,原本就是高高在上的,根本就不是他們這些偏遠的小民和小國可以與之抗衡。
黎勇力做為一國之主,卻是沒有什麼選擇,他也有自信可以與大華一較高下。至少在沒有變得完全的弱勢之前,他是不會輕易出言服輸。
如此,他一邊做著安撫的事情,一邊不斷的找來將領開會議事,做著戰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秋歲歲,這位挑起了戰爭的導火索之人,日子著實是最不好過的存在。
先是與大華軍作戰失敗,接著就丟了滇州,不久後又丟了交州,現在更是被華帝唐傲帶著大軍給逼退了回來,直向著南越地境而返。
原本是帶著雄心壯志而來,輝煌的時候便是和大乾皇帝乾文帝唐青山都可以平等對話,更是曾出言污辱過從小帶大的華帝唐傲的姨母,想想那是何等的風光。
可是現在,卻有如一個喪家之犬般被迫的只能帶著敗兵回退,那種感覺當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讓人一時間接受不了這種轉換。
但好在的是,大華軍這一次不僅僅是要找他的麻煩,還要找整個南越的麻煩,這才讓他身上的壓力小了很多。
唐傲代表大華要向整個南越地區進兵,後撤的秋歲歲自然而然成為了第一線,得到了南越王的王旨,要求他就地駐守,阻擋住大華軍的兵鋒,爭取打退他們,再不濟也要等到南越調集主力大軍前來與其會合。
倘若這一次面對的是其它的軍隊,哪怕就是看起來很能戰的東瀛軍,秋歲歲也有自信可以守上數月半年甚至更久,但是面對著大華軍,他實在不敢做這樣的保證,對方的天雷威力實在太大,大到很多將士一聽到炸響之聲,就會腿軟,就會失去了原本的戰鬥之力。
被打敗了,也不止敗了一次的秋歲歲已經沒有了勇氣面向大華軍。但好在接下來不用在大乾之地與大華軍打下去了,即將戰鬥的地方是南越之地,這裡有潮濕的森林,這裡有各種讓本土
人都認不清的蟲蛇,這裡有著無處不在的天然危險,僅僅是一座莽林便可以讓大華軍望而卻步了。
心中甚至想著大華軍是渡過不了莽林的秋歲歲,帶著大軍很安心的就在文諒城中駐紮了下來,他已經有些期望聽到大華軍被大自然打敗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