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衛民沒跟張士慧說大話。
如今的他,確實有能力打破相關行業限制,安排張士慧去學車。
甚至是辦成其他一些在常人看來,根本不可能辦成的事兒。
因為有車和沒車的差距絕不只是出行上的便利,同時改變的還有社會地位。
別的不說,開上皮卡之後,寧衛民漸漸就發現了。
許多過去難進的地方,變得好進了。
像過去出入友誼商店的時候,他如果沒穿西裝,或是打扮的隨意點。
門口的保衛幹事或許就會過問一下。
但現在絕對不會了。
他只要把車停在商場門口,保衛幹事就會以極為尊崇的目光,目送他的背影走進友誼商店的大門。
還有京城那些服裝廠。
過去寧衛民憑著皮爾·卡頓這塊金字招牌是可以平趟。
可他如果第一次去陌生的廠子,總得需要有公司跑外聯的人陪同、引薦。
哪怕去熟悉的廠子,也得事先打個招呼。
否則就免不了要拿出介紹信,跟傳達室大爺費些唇舌。
然而有了這輛皮卡就不一樣了。
哪怕從沒去過的廠子,他把車開到人家廠門前。
茲要一按喇叭,傳達室值班的二話不說就會給他拉開大門,就跟他是來巡察的領導似的。
甚至那些在老百姓眼裡高高在上的衙門口和高等學府也是一樣。
無論工商、稅務、美協、美院、美術館、區政府、紡織局、輕工局、文化局……
他統統都可以憑著這輛汽車長驅直入。
這輛皮卡就是他的介紹信,就是他身份的證明。
更加微妙的變化,還體現在交際場上,別人相待的態度上。
別看寧衛民倍受宋華桂看重,手中權力不小。
他天天在外也是西服革履,人五人六的。
但就因為太年輕了,一直以來,體現他職務的官稱使用率並不高。
往往只有總公司那些基層職員,和寧衛民麾下的那些姑娘們才會以「寧經理」稱呼他。
至於其他人,基本上恥於如此。
哪怕是有求於他的那些美術界名家和教授。
哪怕那些為他製作工藝品的錦匣廠,靠他撈外快的那些人。
哪怕天壇公園園方派到齋宮協助管理的工作人員。
甚至是重文門旅館的前台服務員,莫不是如此。
比較客氣的人叫他「小寧同志」。
比較熟悉的人叫他「小寧」、「衛民」。
比較親近的人叫「民子」、「哥們」。
比較生疏的人乾脆就叫「年輕人」,或者索性直呼其名了。
但自從寧衛民有了汽車就不一樣了。
「寧經理」這三個字的適用範圍,開始迅速擴充。
尤其是在公司新印製出的名片助攻下,別人更是情不自禁為寧衛民這種時髦的「派頭」震驚不已。
如果是生人,態度立馬端正,會變得既客氣又恭敬,絕不會再有絲毫怠慢。
甚至心裡把寧衛民揣測成背後有家世的高幹子弟的人,也不在少數。
如果是熟人,更會因此大大吃上一驚。
隨後就免不了心頭浮現「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句名言。
不知不覺就改了原本輕慢的稱呼,連說話的語氣都會柔順起來。
說實話,最吃這套的,其實就是霍欣介紹給寧衛民的那些朋友們。
因為越是了解體制的分配情況,他們就越是懂得一輛汽車的實際份量。
別看江浩、吳深、李仲他們幾個似乎無所不能。
可就連他們之中最前途無量的江浩,真的提到了副處長。
那距離擁有一輛專車的待遇,還差上一大步呢。
這一步沒有個三五年,斷然實現不了。
他們想用車,不是沒轍,可那只能沾上一輩人的光了。
同樣也免不了要跟司機套交情,打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