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屏小友,以往確定對手之後,你總要跟我詳細介紹一番對手情況,今日卻是為何不介紹了?」
李襄屏苦笑「定庵兄,非是我不想介紹,只是此對手之情況有點特殊,我怕我描述不太準確,最後誤導定庵兄也。」
「哦?這卻是為何?」
李襄屏沒有馬上回復自己外掛的問題了,因為他剛才沒有亂說,面對下一個對手加藤正夫九段,他現在確實不知道應該怎麼去描述。
出生於1947年的加藤先生現在已經53歲,嗯,這如果放在後世那個「20多歲稱老將,30多歲開始下「快樂圍棋」」的年代,那麼遇到這樣的對手根本就沒什麼好說,絕逼算是個上上籤呀。
然而李襄屏卻知道,這樣的觀點或想法,放在這個年代並不合適,尤其是放在日本圍棋史乃至世界圍棋歷上一個重要標籤----日本「六超」身上好像就更不合適。
後世的棋迷很難理解,這年代日本棋手的職業壽命為什麼能那麼長,尤其是日本的六大超一流,從最年長的大竹英雄50歲還能獲得世界冠軍,到最年輕的趙治勳60多歲還能在國內獲得頭銜。
後世有一種說法,認為日本棋手的職業壽命之所以能那麼長,主要是過去這個年代的圍棋水平偏低,競爭不夠激烈所致。
不過說句實話,李襄屏對這種說法一點都不敢苟同,他認為這種說法有點太過於想當然了,就像圍棋界的「進化論」和「技術積累」一樣,根本就沒有任何根據。
這裡「水平高低」不去說它,畢竟不同時期的圍棋水平,根本就沒法進行很精確的比較,你有100條理由認為後世的水平更高,但反對者可能就能找到101條理由論證後世的水平更低----反正誰的理由都是由他自己說的,沒有任何人可以證明自己說的理由就一定是真理。
單說「過去那個年代的競爭不夠激烈」,這個說法顯然就站不住腳了,事實上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日本棋壇的競爭就夠激烈了,他們那個時候光九段就有90多個,最高峰時期接近400位職業棋手。
還是那句話,整體水平的高低不去管它,這麼多棋手競爭就那麼幾個頭銜,這樣的競爭還不夠激烈?
林海峰先生就曾經說過,他每次一盤「兩日制」比賽下來,幾乎都要瘦下好幾斤----請注意!他說的是每一盤,而不是說每一次系列賽,這樣的競爭還會不激烈?
因此說句實話,和「過去那個年代」相比,李襄屏倒是認為後世的棋壇競爭那才是真正不夠激烈。原因很簡單,因為後世的棋手「早衰」現象太嚴重。
因為早衰,讓很多有天賦的棋手剛對圍棋有點理解就馬上退居職業二線了,因為早衰,讓圍棋這樣一個智力遊戲,到後世單純變成一個比拼體力和精力的遊戲。
當然嘍,比拼體力那也是會流汗,在某種程度也稱得上辛苦,但比拼體力就一定比比拼智力激烈?
所以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李襄屏是從來不相信什麼「進化論」的。
他認為後世棋手的「早衰」,那還真不是因為什麼競爭更激烈,說的難聽點,只是因為後世的條件更好了,很多棋手功成名就以後,他們不需要堅持棋道的修行,不需要依靠贏棋就能生活的很好了。
這其實才是早衰的主因!
從常浩到古大力,乃至韓國的李滄浩,其實都是他們自己內心先放棄的,這才造成他們無法在一線堅持。所謂競爭更加激烈神馬的,只是這些人為自己的早衰找的藉口而已。
好吧,也許李襄屏的觀點屬於「非主流」,但恰恰就是他這種「非主流」的看法,讓他真的不敢小瞧下一輪比賽的對手加藤先生。
雖然在日本「六超」當中,加藤先生是唯一非世界冠軍獲得者,貌似最弱的一個。
雖然加藤先生的巔峰期,貌似還在遙遠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半葉,距離現在已經足足有20年。
雖然加藤先生是圍棋界有名的「綠葉」,因為他職業生涯最有名的幾盤棋,貌似都是充當別人的背景。例如日本第二屆「棋聖戰」決賽第5局,他在3比1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屠條一條百目巨龍,一舉成就了藤澤老神棍的「百目殺棋名局」。
再比如在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