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過工作方法以後,掃描錄入的進度一日千里。第二天傍晚,格雷特就坐在法師塔中樞,看著摸ss拉出來的資料,眉頭緊皺。
情況非常不妙。
四月花號,排水量180噸,船員30名,乘客105名。到岸船員26名,乘客102名。船員死亡率13%,乘客死亡率3%。
銀鹿號,排水量150噸,船員25名,乘客58名。到岸船員23名,乘客54名。船員死亡率8%,乘客死亡率6.9%。
聖瑪麗安號,排水量300噸,船員48名,乘客287名。到岸船員41名,乘客244名。船員死亡率14.5%,乘客死亡率15%。
布里格號,排水量400噸,船員58名,乘客450名。到岸船員50名,乘客……332名。船員死亡率13.7%,乘客死亡率26%。
總而言之,船員死亡率相對恆定,在10%到15%之間。該死亡率,並不隨著乘客數量的上升而上升,推測和海上航行的風浪、操作過程中遇險等相關;
而乘客死亡率,隨著乘客/噸位數的增大,出現了相當明顯的上揚。
「摸ss,計算每艘貨船的乘客/噸位數,以及乘客死亡率。以乘客/噸位數為縱軸,以乘客死亡率為橫軸,繪製散點圖。」
「老闆,什麼叫散點圖?」
「就是在坐標軸上,把每艘貨船對應數據的位置給標出來。比如說四月花號,就應該標在這裡……」
格雷特用【無聲幻影】勾勒出坐標軸,心算一下乘客/噸位數,在坐標軸上點了一點。摸ss沉默了大約一秒鐘,隨即應答:
「明白了,老闆。」
光屏上,一張格雷特熟悉的坐標軸,刷地拉開。x軸,y軸,標定數值,開始一個個往上塗抹黑點。一顆兩顆,五顆十顆,二十顆三十顆五十顆……
增長的速度,很快就到了密集恐懼症看上一眼,就會全身起雞皮疙瘩的地步。
而這些密密麻麻的黑點,在坐標軸的第一象限,勾勒出了一條向上昂頭的巨蟒。
大概,也許,差不多,是在乘客/噸位數超過0.9的時候,死亡率開始急劇上升,在乘客/噸位數超過1的時候,死亡率穩定在20%以上……
20%啊!
格雷特曾經聽某位評審委員提過一嘴,這次大災荒,肯特王國本土大概要向新大陸,轉移20萬人。而就格雷特在艾俄蘭島看到的,那種所有人擠在底艙,密密麻麻的轉運條件……
最起碼,格雷特回來時搭的那條船,噸位不到300噸。而擠在底艙的那些乘客,隨便掃一下就知道,300人絕對不止。
都不用仔細算就知道,那個乘客/噸位數,肯定超過了1。
也就是說,20萬人,20萬忍飢挨餓的災民,要在單程兩個月的漫漫長途中,死掉20%!
死掉四萬人!
光是想到這點,格雷特就打了一個哆嗦。四萬人啊,20%的死亡率,如果可以降到10%,甚至降到5%……
哪怕降到5%,在他的概念里,仍然高得讓人髮指。啥,一次海上旅行,就要死5%的人?這旅行的風險也太高了,完全不可接受!
然而,哪怕降到5%,這四萬人里,就已經可以活下來三萬人了。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次,我吳·格雷特·諾德馬克·洲,就要蓋一座,二十一萬層的法師塔!
當然,具體怎麼降低死亡率,要靠數據說話。格雷特仔細看了看散點圖,並不太滿意。
那條巨蟒當中濃密,周圍稀疏,零零散散,密布著許多黑點,只能看出大概的趨勢走向。把乘客/噸位數降到多少,死亡率能壓到5%?0.9?0.8?還是0.7?
這得靠更精確的計算。
或者說,要把這個散點圖,做成擬合曲線。一條光滑的曲線,遠比密密麻麻、周圍還飄著一大堆的散點圖,容易看清楚。
……壞了,擬合曲線怎麼做的來著?回歸分析應該怎麼弄,套用哪個公式?
這玩意兒學過倒是學過,寫論文也用過。問題是,工作以後用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