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戰場上,隨著西俄和奧匈的加入,德國人仿佛又回到了一戰中,三線作戰可不是什麼好玩兒的事情。
即便是有英國人的支持,德國人依然處於了下風,原本他們都在將戰火燒到了法國,現在又不得不退了出去。
西班牙人參戰了,在歐洲大陸上神聖聯盟的優勢太明顯了,又許以重利,佛朗哥政府自然是抵擋不住誘惑了。
東線和南線被俄奧夾擊,德國人已經被牽制了大量的兵力,西線又遇到了法西聯軍。
儘管西班牙人的實力有限,可大國就是大國,就算是戰鬥力打了折扣,百萬大軍也不是泥捏的。
德國首相嚴肅的說道:「諸位,英國人第一批援兵已經到了,要不了多久泛國際陣線各國的援兵就會蜂擁而至。
這次我們不會孤軍作戰,泛國際陣線內部會議已經確定,未來半年內,我們可以獲得至少一百八十萬援兵,一年之內,這個數字還可以增加一倍!
現在我要求你們必須要守住防線,等待援兵抵達,再發起反攻!」
參謀長古德里安皺著眉頭說道:「首相閣下,我們已經盡力了,自從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後,英國人承諾的物資就開始延遲了。
神聖同盟的潛艇肆掠大西洋,英國人已經無法保證海洋運輸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會面臨物資不足的窘迫!
與物資不足相比,兵力不足的問題還好解決,我們可以修改徵兵法案,將服役人員的年齡調到17~58歲,就可以解燃眉之急!」
打了敗仗也是需要理由的,前線的德軍節節敗退,肯定不能是敵人太厲害,這個說法在政治上站不住腳。
那麼就只能繼續找理由了,兵力不足、物資不足,這兩個藉口太強大了,任何一個都可以拿出來向民眾交代。
古德里安選擇用物資不足做藉口,無疑是及其高明的。
兵力不足,還可以繼續徵兵,窮兵黷武之下總是可以擴充的。這些新擴充的部隊有沒有戰鬥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古德里安自然清楚這個問題了,他不想給自己添麻煩,就重點強調了戰略物資供應。
戰略物資不足,部隊自然是沒有辦法打仗了,這種情況下進行戰略轉移,那就順理成章了。
首相皺著眉頭說道:「古德里安將軍,物資的問題政府已經在想辦法了,不過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眼下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部隊什麼時候可以穩主局勢,在西線我們已經退到了比利時,再退就只能依託萊茵河防守了。
東線西俄軍隊正在進攻波蘭,我們只能被動挨打;南線更不用說了,奧匈帝國直接進攻我們的本土,並且保加利亞人也有出兵的跡象。
如果我們不能擋住敵人的進攻,戰火很快就會燒到我們的腹地,這對我們來說非常的不利!」
古德里安想了想說:「首相閣下,這個問題我們也很清楚,參謀部建議放棄比利時,退守萊茵河一線,和法國人沿河對持。
集中優勢兵力,優先擊敗西俄羅斯。他們的實力最弱,最容易被打開缺口,擺脫我們三線作戰的局面!」
放棄,說的容易,真要做起來了就難了。別的不說,光士氣就是一個大問題。
其次,就算是西守東攻,他們也沒有多少獲勝的把握。在失去了制空權後,閃電戰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英國貨就是不耐用,飛機打不贏敵人也就算了,畢竟這個年代天空屬於保加利亞,德國人同時遭到了保、法、奧匈、西俄四國空軍的打擊,能打贏才怪?
問題是在陸軍武器裝備上,英國人也落後了,不僅比不上保加利亞,就連奧匈、西俄這些陸軍強國,都不是他們能夠比的。
同樣的武器裝備,從德國兵工廠生產出來的,就要比英國人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要好得多。
典型的盜版超過了原裝正版,可惜德國人的工業產能有限,武器研發能力更差,不得不依耐英國人。
「古德里安將軍,退守萊茵河沒有問題,但是你們必須要保證守住萊茵河,這是我們的底線!」首相非常有擔當的說道
這個時期的德國政府,儘管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