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到了哪一年,能在火車上想吃啥吃啥,想買啥買啥,這都算是相當牛逼的事情。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由其是在九十年代,車上的盒飯大部分人都捨不得,就別說去餐車吃飯了。
那麼多節車廂只設一節餐車就說明了太多的問題。鐵路人自己都知道自己有多狠。
還有接連不停的車站,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特產風味小吃。
溝幫子燒雞,港城餑欏餅,麻醬燒餅還有粉腸,煎餅盒子,京城烤鴨,驢打滾貓耳朵,津門大麻花狗不理,德州扒雞,淄州的燒餅,肉燒餅道口鹹菜,鹵羊肉。
泰州的煎餅和范鎮火燒,徐州的蜜三刀把子肉,八股油條桂花糖,烙饃,還有誰也弄不明白為什麼的,啥湯。
珠城的石榴,沱湖蟹大瑪蝦,燒餅夾裡脊老任橋牛肉吉祥餅還有板鴨。
到寧城就更多了,這裡做為幾朝古都,小吃數不勝數,鹽水鴨,鴨血粉絲湯蟹黃包,糯米藕,牛肉鍋貼狀元豆,小籠包幹絲回鹵干,光是站台上的東西就讓人眼花繚亂了。
常州的水晶餚肉,溧陽風鵝大麻糕,還有芝麻糖和板栗,梨膏糖馬蹄酥,各色蘇式糕點。
到了蘇州就不用說了,這裡簡直是各種精緻麵食糕點的世界,甜的鹹的酥的軟的脆的,挨著樣來,還有各種糖和粽子。
車廂里的人基本上都麻木了,包括那個很掙錢的業務員。
一路上盒飯都不太捨得,基本靠方便麵的這些人對張彥明和李舞蘭的一路各種品嘗獨吃深惡痛絕。
「這個好吃。這個也好吃。」
「行,回來的時候多買點,這些都能帶回去。」
「那個肉也好吃,可惜不能帶,怕放不住。」
「等我問問,現在天不熱,往北走應該也差不多。」
其實放到後來,許多東西都沒有幾個人吃了,隨著生活條件飛速提高物資越來越豐富,許多美食小吃吃起來已經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好。
天天過年,年也就沒了那種嚮往,變得平凡了,一點一點淡化消失。
九十年代,正是這些傳統的最後輝煌。
「哥們,你倆是幹什麼的呀?」業務員最終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這一種光吃就是上千塊花出去了,他看著眼饞,滿滿的嫉妒羨慕。
「哦,就上班,沒幹什麼,不像你們都能掙大錢,我倆就是拿工資。」
「那你們出來,就這麼花能行啊?」
「沒事兒,也不是總出來,夠用。平時也不怎麼花錢。」
「是啊,還是得正經工作拿份工資啊,有靠。」那位銀絲白髮的老年人點頭贊同。
「大爺,你這是老眼光了,現在廠子還能靠得住?還是得出來創業,抓住機會就能發財。」
「那小伙,聽你講了一道了,也沒看出來你咋發財了呀,就看你饞的直咽唾沫,我都買了不少了。」一個大嬸接過話把,惹得車廂里不少人都笑起來。
「我這,出差,身上沒帶那些現金,現在多亂哪。再說有錢就又投進去了,享受那得以後,對吧?現在不得趕緊抓住多掙點。」
「你可沒有人家小倆口踏實,年輕人哪,得穩住。」老頭感慨了一句。
「大爺你可別給我拉仇,我這是沒什麼上進心的,還得是人家能出來闖的能行。」張彥明笑著回了一句。
「機會多,風險也就大,都是只看著成功的看不著失敗的,都感覺自己能行,人哪,最主要還是得穩,得踏實。」老頭慢悠悠的喝了口茶總結了一下。
「各有各的活法,現在改革開放,老百姓越過越好了,怎麼活都行,自己舒服就行唄。」張彥明遞給李舞蘭手紙讓她擦手。
「到是。現在呀,看不明白喲。翻天覆地了。」老頭看著窗外,看來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李舞蘭把擦過後還是有些粘粘的手淘氣的抓在張彥明手上,偷著嘿嘿樂。
「去洗洗。」
「沒水了,剛才去了。」
這會兒火車上斷水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沒有什麼辦法。
張彥明站起來拿過最後的半瓶礦泉水把手紙沾濕給李舞蘭擦手,李舞蘭像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