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接到這封回信之前,所有的人都以為新羅和百濟沒有膽子對抗大唐,現在看來之前是我們估計錯誤。
「果然還是你說的對,之前的時候我還以為靠著我們大勝的軍威,他們不敢對我們有任何的違逆,現在看來說的那些話都沒有用處,全部都是吹捧的,只有當軍隊殺過去之後,他們才會尊重我們所說的話。」
當時李象表示不信任這兩個國家的時候,李靖大將軍還覺得李象太過於多疑了,現在收到了這兩個國家的回信之後,李靖才明白自己考慮的是多麼的天真,在國與國之間的問題上,只有把他們給打服了他們才真的是你的狗腿子,平時不管多麼的忠心,關鍵時刻不聽你的,這就給你壞了事兒了。
「大將軍可能不了解這些棒子,他們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不過經過這件事情之後,等於給我們所有的人都上了一課,以後要是和他們打交道的話,必須得以實際發生為準,光靠他們自己說出來的那些漂亮話,恐怕沒有多少用處,這對我們來說也有好處,我們正好可以一馬平川的南下。」
李象的話說完之後,帳篷里的人都笑起來了,李象所說的非常正確,以往我們還需要顧及這兩個國家。
畢竟在高句麗的境內,還有很多這兩個國家的老百姓,人家已經表示歸順了,咱們就得區別對待才行,現如今沒有這個事兒了,你們的國家不聽大唐的號令,這算什麼藩屬國呢,自然你們也就沒有藩屬國的待遇,你們以後和高句麗的老百姓一個待遇。
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裡,李象他們暫停了南下的腳步,在做著更大的準備,南方的兩個國家的確收穫了不少,從高句麗也跑出來了大量的流民,他們直接敞開國門,讓這些人攜帶著財產進入兩國。
兩國國內也有一些有識之士,雖然這一次我們發兵了,但同時也惹怒了大唐,如果要是大唐攻破了高句麗之後,那麼他們會不會把兩國也給占領了呢?
很快兩國國內的學者就站出來了,他們認為大唐是遵守儒家思想的,不能因為這點錢財就侵略他們,之所以和高句麗不死不休,那是因為高句麗之前得罪他們太狠了,我們僅僅是違約一次而已,不值當的讓大唐殺過來。
而且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大唐軍隊全部都在高句麗北部,他們並沒有要南下的意思,所以這兩國的掌權者就認為大唐軍隊或許在之前的進攻當中受到了一定的損失,只是他們沒有表現出來就是了。
現如今這個階段,大唐軍隊可能是在休養生息,也可能是等待從國內過來的軍隊,如果要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可以寫一封信去修復這個關係,把我們從高句麗得到的財寶拿出一部分來,讓大唐的關係和我們緩和一下。
新羅和百濟的想法是沒錯的,只是讓他們拿出一部分財寶來,這如同割他們的肉一樣,本身這兩個國家就非常的窮,現在又讓他們拿出一部分來,誰的心裡能過得去呢,所以這件事情就延遲下來,不斷的有人打嘴仗。
在他們打嘴仗的時候,北方的戰火又燃燒起來了,大唐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從大同江直接南下,高句麗沿途的守軍根本就不堪一擊,原本在江南沿岸至少還有一部分高句麗軍隊防守了,可是這一次進攻的時候,當他們聽到大唐騎兵的鐵蹄聲,這些人就紛紛扔下了自己的武器。
高句麗國內目前還剩下七萬多的軍隊,可是這七萬多的軍隊甚至武器都配不全,很多人的手裡都是拿著農具的,還有一大部分是從北方回來的,他們見識過大唐的軍威,如何敢於在戰場上和大唐軍隊作戰呢?所以當聽說大唐軍隊打過來的時候,這些人毫不猶豫的就投降了。
在這種關鍵時刻,高句麗王帶著自己的親信直接出海了,至於去了什麼地方,這恐怕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再蓋淵蘇文的領導之下,高句麗朝廷集合了兩萬多人,準備在京城和大唐軍隊決一死戰。
「這也能算是一個京城?就憑這樣的建築情況,頂多也就是一個府城。」
秦懷玉看著高句麗京城說道,在他的印象當中,京城必須就得是長安洛陽那個樣的,即便是再有所不如的話,那也得是和大唐的州府差不多,他很明顯眼前這個京城實在是差的太遠了,即便是一個府城的話,在大唐境內也排不上號。
「高句
第467章 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