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對於社會生產破壞是極其嚴重的。
民夫,糧食,木材,都取與百姓,紀律形同虛設,劫殺擄掠更是常事,即使英明如郭榮,也看管不住禁軍,從而不得不三征淮南,激起民憤,起義軍此起彼伏。
換句話來說,自從北宋建立以來,軍隊就承襲了五代時期的陋習,吃空餉,劫掠百姓,殺良冒功,趙匡胤只能分權,而無法杜絕這種陋習。
劉邦的約法三章,朱元璋的嚴苛軍紀,北宋是一點也無,或許是和平繼承的緣故,讓北宋毫無開國的氣象,奢侈,腐敗,建國不到六十年,就必須變法求存(慶曆新政)。
而這段時間,漢朝時,正是文景之治,唐朝時是高宗的永徽之治,明朝是仁宣之治,就算是清朝,也有康乾盛世。
同樣的建國,都是數百年國運,唯獨北宋特殊,剛開國就顯得老態龍鍾,疲軟,數十年來陋習,弊端,北宋一應繼承。
這也是為什麼趙匡胤如此削權,又讓趙光義擔任儲君的緣故,他這個王朝如同建立在沙石上,他能建,人家照葫蘆畫瓢,也能再弄。
高延慶是粗人,進了一趟講武堂,那些兵書雖然看的不多,但卻聽了一籮筐的故事,對於那些軍紀嚴明的軍隊,一向佩服的緊。
因為權力這東西著實是個好玩意,尤其是軍權,幾十號人,就能劫掠村寨,身家倍增。
去了一趟講武堂,他明白軍民之間的關係,但感受不到,直到他來到鄧州時,第一次這般強烈的感受到百姓擁護的感覺。
他不過是率領弟兄們,擊潰了擄掠糧草百姓的宋軍,將糧食百姓放回,就獲得了附近百姓的一致擁戴。
那些宋軍的蹤跡,他總是提前了解,從而伏擊,很是殺了上百號人,立下不小的功勳。
「都頭,聽說這次是運糧隊?」一旁的老兵,隱藏在人高般的草叢中,笑著問道。
「廢話!」高延壽吐了一個字,隨即說道:「得虧了宋兵殘暴,才讓百姓們爭相泄露,不然咱們怎麼能立下這般的功勞?」
「你小子這幾天,弄了七八顆人頭了,等回去,就升你當隊正。」
「嘿嘿,多謝都頭!」老兵笑嘻嘻地應下,然後謹慎地說道:「都頭,咱們才七八十號人,宋兵運糧,每次起碼也得三四百人,咱們是不是得叫些友軍過來?」
「友軍來了,咱們吃屁呢?」高延壽叼著一根狗尾巴草,輕蔑地說道:「小爺我這次準備弄個大的,升官板上釘釘的,唯獨爵位,卻稀少的緊。」
「老子就看上那個驍勇校尉,拿下這個,到時候請大家喝酒——」
「好嘞——」「多謝都頭——」
見到眾人響應,高延壽這才點頭道:「讓兄弟們看好馬,馬嚼莫要漏了,竟然了宋兵,老子剝了你們的皮——」
他看了一眼臥下的戰馬,心中有底,然後又看向了官道。
不一會兒,就待天空烏雲蓋頂時,終於迎來了一隻隊伍,約莫五百號兵卒,數倍其量的民夫,以及近兩百輛的糧車,讓高延壽極為興奮。
這般,豈不是從鄧州城運出的糧食?
「沖——」見到只有數十步遠,高延壽立馬喊道。
隨即,戰馬在主人的指令下,紛紛站起,馬嚼解開,穿戴好馬甲,一個個登鞍上馬,直接衝上了官道。
而宋軍這邊正悠哉的運送到糧草,乎聞前方一陣喊叫,然後就是快速衝擊的戰馬,許多人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直接被斬殺。
八十餘騎一陣衝殺,就帶走了數十人的姓名,那些兵卒們直接被嚇破了膽,抵抗不得,就直接落荒而逃。
高延壽哪裡肯饒過他們,又調轉馬頭繼續衝殺。
佩戴鎧甲的重騎兵,對於步卒來說,就是一邊倒的屠殺,戰馬巨大的衝擊力,瞬間就擊潰了其反抗。
半刻鐘後,地面上就是上百具屍體,其餘的宋兵抱頭而蹲,不敢有絲毫的反抗之心。
民夫們則蹲在官道兩側,臉上滿是畏懼,以及對求生的渴望。
「你們是鄧州來的?」高延壽扭了扭脖子,將鎧甲縫隙的血肉拍出來,這血腥的場面,嚇得宋兵臉色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