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後,九曲,宛秀城西南。
哥舒翰得知吐蕃大論在宛秀城南聚集後,暫時不敢動攻城的念想。
他與慕容曦皓商議,兩軍在宛秀城外二十里左右的地方合兵一處。
列出防禦陣勢。
吐蕃、吐谷渾和白蘭羌,也合兵一處。
吐蕃步兵共一萬八千餘人,還從諸城調集騎兵三千餘人。
吐谷渾和白蘭羌騎兵共一萬人。
兩部落的步兵由於距離較遠,還未趕到。
這近三萬吐蕃聯軍,本來要進攻哥舒翰的。
可奈何李瑄率領的一萬一千餘重騎、精騎、輕騎,出現在吐蕃陣形旁。
不僅如此,唐軍的輕騎在昨夜對吐蕃陣形進行騷擾。
吐谷渾、吐蕃、白蘭羌的騎兵,追數里後,看到清一色的明光甲唐騎,便不敢再追擊。
他們經常與大唐尋找,知道唐騎一旦清一色穿明光甲,必是精騎。
李瑄也不去沖陣,他只是讓輕騎去獵殺吐蕃的探馬,截斷吐蕃聯軍與諸城池之間的通訊。
昨夜南霽雲活捉一名探馬,得知吐蕃的大論在宛秀城,並未出城親自領兵。
所以李瑄想要先隔斷這條聯絡線,讓吐蕃將領因接收不到消息而不知所措。
「可惡!你們這都不敢與唐軍騎兵一戰嗎?」
吐蕃元帥尚贊磨在陣中發牢騷。
本來是想先攻擊入境的唐軍步兵。
但唐軍一人三馬,簡直來去如風。
他們還未到宛秀城,唐軍輕騎就跟在他們屁股後面。
明明他們的騎兵更多,卻被唐軍切斷與諸城之間的聯繫。
搞得他們被包圍了一樣。
「元帥,唐軍輕騎箭術太好了,即便我們追上,卻見唐軍鐵騎在衝鋒之勢。我們軍中沒幾副鐵甲,若貿然開戰,必敗無疑。」
白蘭羌的大將宕劍一臉為難之色。
如果沒有時機和戰術,去和唐軍戰鬥,和送死無異。
族人本來牧羊好好的,也不願意去惹唐人,被趕到戰場上,必須保證族人的安全。
宕劍明白,在李瑄統領下河西軍、隴右軍,幾乎不可能戰勝。
灕水之戰他們白蘭羌幸虧未參與,否則他們那點兵力,根本不夠消耗。
而李瑄去年在青海如入無人之地,吐蕃萬騎堵截,還被斬了大將沒廬諧曲,更是讓他們震驚不已。
所以,在此次戰鬥中,白蘭羌是消極的。
羌王令他保存實力。
等步兵到來後,主要以掩護己方步兵為主。
吐谷渾的貴族大將倒是對吐蕃忠心耿耿,奈何士兵們士氣低迷。
也是去年,灕水之戰吐谷渾出兵三萬,卻無幾人歸來,數十萬吐谷渾人,家家戶戶掛白帆。
使吐谷渾人對吐蕃恨之入骨,
主要是平時吐蕃和吐谷渾貴族,對吐谷渾平民剝削得太嚴重了。
但吐谷渾暫時被貴族控制,普通的百姓只能逆來順受。
有這兩部在托後腿,剩下的三千吐蕃騎兵也是有心無力。
「元帥,我軍現在只能固守在此,等待沒廬大論的支援,才為上策。」
見尚贊磨要發怒,一名吐蕃將領趕緊勸說道。
在這關鍵時刻,還得用白蘭羌,雖然宕劍說話不好聽,但小不忍則亂大謀。
「是啊!元帥。只要唐軍不進攻宛秀城,我們的戰略目的就已經達到。等沒廬大論的援兵到來,就可以用步騎圍殲唐軍。」
又一名吐蕃官吏向尚贊磨安慰道。
他們吐蕃精通步戰,只要運用得當,步兵也可以圍攻騎兵。
「報啟稟元帥,唐軍的步兵擺著陣勢,正向我軍而來。」
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入大帳內向尚贊磨稟告道。
「唐軍難道要主動進攻我們嗎?」
尚贊磨皺眉。
「如果唐軍進攻我們,對我們何嘗不是一個機會?他們的騎兵來去如風。只要我們擺好陣形,必讓他們吃盡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