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速戰速決,鎮守嶺南多年的杜佑也深表贊同,他先前不能如願,還是因軍事才能和兵力有限,加上這嶺南該死的瘴癘所致,現在高岳領戰兵、輔兵(武毅軍兩萬,鎮海軍船隊七千)和水兵(白水郎船隊一萬餘)近四萬來此,當然可以施展拳腳了。
「隨即請杜公親自趕赴容管督戰,務求將黃洞蠻的主力釘死在鬱林州附近,我自合浦上岸後,將迂迴長驅,直取失陷的邕管經略府,如此即能將西原和鬱林州間水陸道路割斷,大殲西原黃洞蠻。」
然後高岳就問杜佑說,從廣州到廉、欽,沿路該如何招納忠於朝廷的俚帥酋長?
在此作戰,高岳深知僕從軍的重要性。
杜佑便介紹:一兩百年前,自廣州府往西行,最有實力的俚帥有兩支,一支是高州良德(今廣東茂名)的馮氏和冼氏,最出名的便是馮寶和譙國夫人冼氏(當然現在高州和電白都在激烈爭這對夫妻的歸屬權);還有一支便是居廉、欽處的寧氏,最出名的是隋朝所封的欽州刺史寧猛力。
不過現在這兩支都較為衰落,只能說是當地的豪酋,但已全無隋唐之交時那種雄踞數州、叱吒一方的力量。究其原因,還是隋唐朝廷在羈縻嶺南的同時,也在孜孜不倦地推展「蠻漢轉化」,以求加強王朝統治。一方面馮、寧等俚帥都攀附中原族譜,都稱自己是華夏士族移居來的後裔,表達對中央的認同和歸附;另外一方面,朝廷在對馮、冼、寧等家族加刺史、持節乃至儀同三司的榮譽頭銜時,卻始終堅持派遣漢官刺史在當地實際主政(是的,也就是名為自治,但大權還是握在漢官手裡,酋帥不過空有個官銜罷了),意圖削奪俚帥大族們在嶺南當地的權力。
然後杜佑又說,比如欽州的寧猛力,是西溪洞蠻的領袖,隋文帝時就希望讓他帶著兵馬,入朝參覲,但寧猛力沒來得及成行就去世,隋文帝就讓他兒子寧長真來,其後寧長真始終追隨隋朝,南征林邑(越南南部政權),北討遼東。唐朝建立後,寧長真和其同族寧道明、寧純仍然以隋朝舊臣自居,聯合其他俚帥發動叛亂,後被鎮壓,隨後唐朝派遣漢官來治理廉、欽地,此後寧氏家族只能在外地擔任縣令、主簿、司馬之類的官職,但寧氏在欽州當地還是頗有實力的,直到唐中宗時期,發生了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有個叫韋玄貞的官員,被貶黜到欽州來,不久便死去。
只剩下韋玄貞的妻子崔氏,還有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相守度日。
然而欽州寧氏的寧承基看上了韋玄貞的女兒,要強逼婚姻。
崔氏堅決不干,寧承基居然仗著自家在欽州的權力,把崔氏和四個兒子韋洵、韋浩、韋洞、韋泚全都殺了,兩個女兒僥倖逃走。
不曉得寧承基是真的不知還是假的不知:
韋玄貞,是唐中宗的岳父。
雖然當時唐中宗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韋玄貞也遭流放,但畢竟是皇親國戚,要知道武則天廢中宗一個重要藉口,就是中宗要自己岳父當侍中,還宣揚說「朕就算把整個天下都給岳父,又有何不可?」
這寧承基公然殺國丈的妻,殺人子,奪人女,足見無法無天到何種程度。
二十四年後,唐中宗復辟......他妻子也同樣復為韋皇后......
廣州都督周仁軌足足領了兩萬大軍,殺到欽州來,將寧氏殺掠殆盡,以報韋後的喪母之仇,寧承基雖逃竄入海,還是被周仁軌窮追索得,斬首血祭於崔氏的墓前。
不過寧氏家族的喪敗,卻間接導致唐王朝對西原的失控。
原本西原,也是在寧氏的控制範圍內的,此後天寶年間西原的黃洞蠻(也即是唐人所言的黃家)趁寧氏一蹶不振時崛起,和韋氏、周氏、儂氏等聯合,占據西原十餘州,並大肆侵掠欽州地區;隨後黃家一家獨大,又把韋氏和周氏等驅趕走,不僅割據西原,且開始往北威脅桂管以致湖南。
這真的是除一寇,生一寇。
如此,高岳便掌握了嶺南的態勢,隨即他便請求杜佑,將平波軍船隊借與他,當作橫渡崖州峽口的嚮導。
杜佑當然應允。
十日後,欽州龍門山,海灣兩側高聳的山崗上,成排成排的「干欄樓」上,俚人們在得到警報後
14.登陸欽州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