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睿在台灣島上忙著安撫人心,他派去給太宗送信的人也乘船到了泉州,泉州知府不敢怠慢,連夜遣人快馬加鞭將杜睿的奏摺送到了長安。www、qb5.c0m\
已經數個月沒有消息的杜睿突然派人送來了奏摺,太宗也是吃驚不小,看過杜睿的奏摺之後,太宗沉默了許久,始終都想不明白,杜睿的奏摺當中言辭懇切,分明就是在求著太宗,將夷州島收歸大唐所有。
杜睿為何會如此看重這麼一個海島,太宗百思不得其解,太宗不是杜睿,他根本就不會明白夷州島對於大唐的作用,也不會明白什麼叫做海外防禦前沿,他只是覺得接受這麼一塊海外飛地,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接收夷州島,那就意味著大唐需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作為依託,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於發展夷州島。而如今大唐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推行變法,改革軍制上面,哪裡有這份精力。
太宗首先想到的就是拒絕,但是仔細想了想,杜睿每次說話都不是無的放矢,難道這個夷州島對大唐真的這麼重要,以至於杜睿居然在奏摺當中苦苦懇求。
「王德!召太子!長孫無忌,房玄齡,岑文本,李世績,馬周前來議事!」
王德領旨,連忙去了,不多時李承乾先到了麟德殿,見著太宗施禮已畢,問道:「不知父皇召兒臣前來,有何要事!?」
太宗將杜睿的奏摺遞給了李承乾,道:「承乾!你先看看這個,是杜睿遣人送來了的!」
李承乾聞言一驚,道:「承明!?他不是出海遠行了嗎?泉州刺史也已經上了奏本!怎的還有奏摺到此!?」
看過了杜睿的奏摺,李承乾這個自命為杜睿知己的大唐太子也不解其意,道:「父皇!兒臣倒是在史書上看到過這個夷州島,只是承明為何會如此看重一個海外荒島!」
太宗搖頭道:「朕也是不解其意,這才召你們前來商議,看看這夷州島究竟是收,還是棄!朕在這件事上也是猶豫不決。」
李承乾思慮了一番道:「父皇!兒臣以為承明的意見應當考慮。」
太宗聞言,詫異道:「哦!承乾!你方才不是也說看不明白杜睿所言何意嗎?為何此時為何又要站在他那一邊!」
李承乾道:「兒臣雖然不明白杜睿說的那個海外防禦前沿是何意義,但杜睿每言,必定會切中要地,所以兒臣以為此事可以考慮,杜睿總不會拿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戲耍君王吧!」
太宗聞言,雖然對李承乾如此信重杜睿有些擔心,但還是點了點頭,道:「杜睿此子看的要比這滿朝文武深遠,或許這夷州島當真如此緊要,也猶未可知!」
正說著,長孫無忌,房玄齡,岑文本,李世績,馬周四人結伴而至,他們這五人如今乃是大唐權力核心最頂尖的任務,房玄齡身處尚書令,司掌六部,當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長孫無忌和岑文本分居尚書左右僕射,馬周身為中書令,也是太宗身邊的近臣,李世績更是了不得,在杜睿的推薦下,出任了大唐的總參謀長,軍界第一人。
太宗將杜睿所奏之事詳細說了一遍,又將杜睿的奏摺頒視眾人,眾人看了,也是納悶,他們和太宗的疑問相同,都想不明白,杜睿為何會如此看重一個海外荒島。莫說是夷州,便是江淮以南在他們這些關中,山東子弟的眼中都是煙瘴叢生,刁民遍地之所在,更遑論這個夷州島了。
最後還是博文多記的馬周道:「聖上!關於這夷州島,臣也曾看過一些記載,史書中稱,這夷州在臨海郡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父,男女臥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好以為飾也。當中記載,吳主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萬餘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當時這支部隊在台灣駐紮了一年時間,後因軍士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陸。」
關於東吳出海下夷州島的故事,後世經過考證,結合史書的記載,以及台灣當地的一些傳說,整理出了一種更為詳細的說法。
公元229年,孫權
第十一章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