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到了此地,羅士信並沒有讓他先回去,而是在等蘇定方的到來,一起商議一下,找出對症下藥的法子。想要將一群羊訓練成能出狼的老虎獅子,這確實是一份苦差事。但是到了這個地步,羅士信也沒有臨陣脫逃的打算。
這細細想來也是,如果邊兵一個個都是玄甲軍的水準,每一個都能以一當十,以一戰百,還需要他大老遠的跑到慶州來做什麼?只要不是**指揮,手握數萬玄甲軍,絕對輕易的就能將突厥干翻。要知道玄甲軍是天下驍銳,滿員也不過三千人,是從大唐所有精銳中挑選出來的悍勇之士,經過嚴苛的訓練而成的強兵。玄甲軍陣亡一人,需要補充名額的時候會向從關中十二軍每一軍中選出十位代表,相互比試之後,擇優勝者補充。
要知道關中十二軍是大唐的核心強兵,每一軍的人數都在兩萬上下。玄甲軍便是從二十萬精銳兵卒中,選出最優秀的那一個。
論戰鬥力,隨隨便便的一個玄甲軍都不會遜色於校尉級別的統帥。
李世民在虎牢之戰,敢以三千五百騎兵硬沖十萬以上的竇建德大軍,三千人玄甲軍便是他的底氣。
若邊兵人人都是玄甲兵,突厥真的不用混了。
李世民作為手握天下兵權的天策上將,對於邊兵的情況,不可能不知道。千里迢迢的將他安排過來,必然是因為相信他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將邊兵練得如狼似虎。若就這樣夾著尾巴,灰溜溜的逃回長安,就太丟人了。更何況李靖、李世績他們遇到的情況也應該差不多。他們在努力的練兵,他羅士信又有什麼理由放棄?
都是一個腦袋,爹媽生的,誰怕誰啊!
羅士信如此琢磨著。
因為綏州與慶州之間隔著一個延州,消息傳達,蘇定方趕來,相互間需要一日的時間。薛永也就在都督府住了一夜,直至蘇定方抵達,蘇定方是在次日中午。風塵僕僕的抵達羅士信都督府的。
果然如羅士信預料的一樣,蘇定方所帶來的情況與薛永帶來的如出一轍,像差不了多少。都是強調,邊軍兵無戰心戰意。個個都是逆來順受。混吃等死的作風狀態,一點軍人的朝氣,軍人的精神都沒有。
蘇定方要比薛永看的更遠,更加透徹,說道:「大將軍,在我看來。那些兵真正算起來也不是一無是處,上過戰場的兵,不管是勝利還是吃了敗戰。能夠活著就是一種實力的說明。他們或許不強,遠不及十二衛或者關中十二軍。但相較那些沒有上過戰場的農民軍,那些沒有經過訓練的新兵還是要勝過一些的。只是他們大多都習慣了放縱,沒有紀律,沒有目標。大將軍說過一句話末將到現在都還記得,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這有了目標,有了嚮往才會去拼。綏州軍營里的那些兵給我的感覺就是沒有目標,沒有嚮往,就像沒有魂魄一樣。這少了魂魄的軍隊,也就自覺沒有朝氣,自然就如綿羊一樣,逆來順受的。實在難以想像,這向來勇悍著稱的邊兵,竟然是這個樣子。」
「在別的朝代確實奇怪,但在我大唐卻不奇怪了。」羅士信最初也存著同樣的感覺,在他的印象中,邊兵應該很強的。他們常年受到異族的威脅,生活在戰火之中,護衛著邊疆的安寧。所以古往今來,邊軍都是勇悍之士的代名詞,在許多朝代,邊軍的實力甚至遠勝於中央軍。
因為中央軍遠離戰場,很容易受到**的侵蝕,受到利益的蠱惑。以致將校之間愛財惜命,影響到了全軍的戰鬥力,不堪一擊。歷史上因為邊境失陷,中央軍不堪一擊的事件,數不勝數。但是在唐朝,這種情況卻是反著來的。
這也跟唐朝的崛起密不可分。
唐朝立足關中之後便採取了以關中戰天下的國策軍制,在關中秦川一代建立十二軍府,也就是耳熟能詳的關中十二軍。羅士信昔日負責訓練的天節軍就是其中之一,除天節軍之外還有萬年道為參旗軍,長安道為鼓旗軍,富平道為玄戈軍,醴泉道為井袱軍,同州道為羽林軍,華州道為騎官軍,寧州道為折威軍等等……
大唐征伐,必調關中十二軍,幾乎可以說整個大唐江山絕大部分都是十二軍打下來了,關中十二軍的強弱能夠直接代表著大唐王朝的戰鬥力幾何。
因為關中十二軍過於強勢,大唐軍隊的發展也向著關
第七章 邊兵疲弱的因由